宋 靜
(四川省成都七中實驗學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將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的寫作思路等清晰的展現給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學生能夠更加清晰的、迅速的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內容??梢哉f,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2.1 針對不同文體應用思維導圖。對于不同的文體,要構建起不同的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階段,主要完成了三種文體的閱讀與學習,包括記敘文、說明文以及議論文。
(1)記敘文。在初中英語教學階段,記敘文是最常出現的一種文體,例如小說、故事、傳記等等,在其結構中,主要包含了人物、事件、結果以及評價[1]。初中英語閱讀中,記敘文主要以故事體現出來,主要將人物的心理變化或是事件的發展作為主線。所以,在進行記敘文的思維導圖繪制中,要以記敘文的六環節要素作為關鍵詞,包括absteact、orientation、complicating action、evaluation、resolution、coda。其中,absteact主要是作者對故事的簡單概括、orientation主要是故事的人物、時間、地點等、complicating action主要是故事的發展以及高潮、evaluation主要是作者或主人公對事件的評價、resolution主要是故事的結局、coda主要為作者對主題的重申。
(2)議論文。在進行議論文的思維導圖繪制中,要結合作者的分論點、舉例、對比論證等完成關鍵詞的選擇,包括main idea以及conclusion。其中,在main idea中,還要列舉文章中包含著的多種supporting idea以及相對應的detall。
2.2 重視思維導圖“三環節”的體現。在應用思維導圖展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將應用步驟細化成七條,包括閱讀前的主題引入、課文閱讀、思維導圖的繪制、小組討論、學生展示與交流、教師評價、教師繪制思維導圖、完成閱讀練習。而這七個步驟能夠被歸類為三個環節,即閱讀前、閱讀中以及閱讀后。
(1)閱讀前。在閱讀前環節中,教師要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種方式引入主題。此時,若是讓學生直接展開閱讀并繪制思維導圖,則會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下降,也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導致思維導圖繪制效果不高。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閱讀文章相關的圖片、音視頻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發學生的探究主動性。同時,還可以展示與文章主題相關的短文,繪制該短文的思維導圖并展開講解,結合頭腦風暴的作用,打開學生的思維,引出后續的閱讀教學。
(2)閱讀中。在文章的閱讀階段,教師要帶領學生完成課文閱讀、思維導圖的繪制、小組討論、學生展示與交流、教師評價、教師繪制思維導圖這些環節。在課文閱讀環節中,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思考。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在閱讀前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成閱讀。同時,在閱讀期間,要鼓勵學生劃出關鍵詞,為后續思維導圖的繪制提供更好的條件。
在思維導圖的繪制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閱讀前的指導完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避免對學生的思維與創造性進行限制,不過分干預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2]。
在小組討論環節,學生能夠在小組內分享繪制的思維導圖。此時,由于吸收了其他組員的繪制思路,學生思維導圖的繪制思路將得到擴展。
在教師繪制思維導圖環節,要結合學生在前幾階段的實際表現判斷該步驟是否保留。若是學生對文章的關鍵詞定位準確、脈絡掌握清晰,則不需要進行此步驟[3]。而當學生對文章的關鍵詞及脈絡還存有疑問時,教師要展示前期繪制的思維導圖。教師在繪制思維導圖時,要盡可能的站在學生的視角上完成,例如,在進行《Our World》的思維導圖繪制中,可以將“Sea”、“Human”、“Lands”、“Countries”、“Animals”作為關鍵詞完成繪制。在展示教師繪制的思維導圖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脈絡,并對學生的遺漏點完成補充。
(3)閱讀后。在完成閱讀后,教師可以利用閱讀練習檢驗學生對文章結構、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要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完成課后練習。例如,在進行《Our World》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orld we live?”、“How many lands in this world?”等問題,讓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完成解答。此時,教師不僅能夠了解到學生對文章及思維導圖的掌握情況,還能對學生的口語等進行了解,促進了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中,通過閱讀前引出主題、閱讀中完成思維導圖的完善、閱讀后結合思維導圖完成練習,提升了學生參與英語閱讀課堂的興趣,使學生更清晰的掌握了閱讀的內容與脈絡,推動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