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琴
(永登縣城關回民小學,甘肅 永登73030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遍喿x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它是識字的主要途徑,有利于提高識字質量;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提高聽話、說話和作文能力。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因此,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會使學生受益終身。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培養學生的閱讀動機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是學生在學習上的自覺性和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激發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1.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學生的閱讀動機產生于需要,需要是學生積極閱讀的前提。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動機,就應當重視研究學生的需要,尤其是學生的心理需要。2.注重培養學生的成就動機。成就動機是學生閱讀學習的源泉。如,讓學生閱讀某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準確無誤地找出答案來,對于答對的學生可給予一定的獎勵。這種成就動機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學習。3.設置目標,因材施教。有目標才會有追求,有閱讀上的追求就會產生進行閱讀活動的動力,目標設置要明確,既要有總的學習目標,還要有階段學習的各個具體目標。目標明確后,要及時讓學生理解目標對于他們的意義,明白目標能使自己學到什么,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同時,要重視幫助學生掌握達到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教師可以啟發他們了解如何達到目標,也可以提出種種建議。
興趣是所有行為的原始動力,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要激發他們對閱讀的動機,還要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只有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1.組織活動。為了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可定期給學生舉辦各種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如,詩歌朗讀比賽、手抄報比賽、征文比賽等等,教師讓學生自己準備所要參加比賽的材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開口說話。教師可以按照學號,在每節課安排一名學生上講臺“說話”五分鐘左右,學生們可以說一些詩歌、名言警句或新聞等等,這樣不僅可以將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堂變得充滿樂趣,還可以提高大家的口頭表達能力3.恰當獎懲。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設立一些獎項,因為恰當的表揚、獎勵或批評、懲罰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教師切記:不要因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小錯誤、小過失而嚴加批評和指責,而是以引導為主,批評為輔。
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愛讀書,更要會讀書,要讓學生學會將讀與寫緊密結合起來。1.閱讀方法。(1)略讀法。略讀是對讀物求其大要的閱讀方法。葉圣陶在論述略讀和精讀時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边@種方法的應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部門篇章,以使學生學以致用。(2)精讀法。精讀是一種為了達到對讀物的充分理解而進行的閱讀。這種方法要求認真、仔細、精確地研讀讀物,最后完全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和形式,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讀書中,學生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還要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3)默讀法。默讀是不出聲的閱讀,它是視覺接受文字符號后,直接發射給大腦立即進行譯碼、理解,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2.讀寫結合。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遍喿x可以使學生領略文章的思想內容、表達形式和藝術感染力,寫作是把了解的內容、懂得的道理、明白的規律及思考的問題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閱讀是知識的積累,是內在的吸收;寫作是知識技能的運用,是外在的表達。閱讀和寫作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古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彼?,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平時積累的字、詞、句等運用到日記、周記、作文中,長此以往學生寫作水平一定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