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弢, 黃燕玲, 李宇星
(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
在運動訓練中,為保證運動員身體健康,提高運動能力,除了攝入適量的蛋白質、糖、脂肪外,也要保證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適量攝入。維生素主要參與各種酶的組成,促進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進行[1]。探索維生素A與運動能力的關系,可為運動員的科學安排膳食提供依據。
維生素A又稱視黃醇或抗干眼病因子,屬脂溶性維生素。它是維持人體正常生長和健康所必需的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維生素種類很多,但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每日僅需若干毫克或微克。大多數維生素不能在體內自行合成,體內貯存量很小,必須由食物來供給[1]。維生素A并不是單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視黃醇的衍生物,多存在于魚肝油、動物肝臟、綠色蔬菜中。缺少維生素A易患夜盲癥[2]。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淡黃色片狀結晶,通常為金黃色油狀物。其分子中有不飽和鍵,化學性質活潑,在空氣中易被氧化,或受紫外線照射而被破壞,失去生理作用,故維生素A的制劑應裝在棕色瓶內避光保存[2]。
維生素A參與視網膜視紫質的合成與再生,維持眼睛的正常暗適應能力和視覺。與用眼有關的體育項目的運動員應加強維生素A的補充,否則易引起用眼疲勞[3]。臨床上,由于缺乏或攝入維生素A不足容易引起營養缺乏癥,會降低眼睛的暗適應能力,最終導致夜盲癥的發生。
維生素A參與上皮細胞與粘膜細胞中糖蛋白的生物合成,維持上皮細胞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視黃醇和視黃酸可以調控基因表達,減弱上皮細胞向鱗片狀分化,增加上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數量。因此,維生素A可以調節上皮組織細胞的生長,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形態與功能,保持皮膚濕潤,防止皮膚黏膜干燥角質化,使其不易受細菌傷害,有助于對粉刺、膿包、癤瘡等皮膚表面潰瘍癥的治療和老年斑的祛除,保持組織或器官表層的健康[2]。若維生素A攝入不足,會使上皮細胞的功能減退,導致皮膚彈性下降,干燥粗糙,失去光澤,易引發皮膚基底細胞增生和過度角化,特別是毛囊口角化為毛囊丘疹,眼結膜角化使淚腺分泌減少易形成干眼病等。
維生素A促進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骨細胞的分化,促進機體生長和骨骼發育。維生素A與視黃醇對基因的調控有關。視黃醇具有相當于類固醇激素的作用,可促進糖蛋白的合成,促進生長發育,強壯骨骼,維護頭發、牙齒和牙床的健康。維生素A促進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骨細胞的分化,當其缺乏時,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間的平衡被破壞,或由于成骨活動增強而使骨質過度增殖。孕婦缺乏維生素A直接影響胎兒發育,甚至發生死胎[4]。
維生素A可參與糖蛋白的合成,對上皮的正常形成、發育與維持十分重要。當維生素A不足或缺乏時,可導致糖蛋白合成中間體異常,致使呼吸道、胃腸和泌尿生殖系統內膜角質化,削弱其防止細菌侵襲的天然屏障,使其易被感染;兒童極易合并發生呼吸道感染及腹瀉;有的腎結石也與泌尿道角質化有關。過量攝入維生素A對上皮感染的抵抗力并不隨劑量增加而增高。免疫球蛋白是一種糖蛋白,維生素A能促進該蛋白的合成,對機體免疫功能有重要影響,缺乏時細胞免疫力下降。
維生素A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中和身體產生的有害自由基,也可促進上皮細胞的正常分化并控制其惡變,從而有防癌作用。臨床試驗表明,維生素A酸(視黃酸)類物質有延緩或阻止癌前病變、防止化學致癌劑的作用;特別對于上皮組織腫瘤,臨床上將其作為輔助治療劑已取得較好效果。
維生素A主要與視覺有關[3]。維生素A缺乏或不足,將會影響運動員運動能力的發揮,尤其是要求視力集中的體育運動項目,如射擊、擊劍、滑翔、射箭、乒乓球、高爾夫、臺球等。在運動員膳食中,加強維生素A的補充,有助于延緩運動員運動時的用眼疲勞。維生素 A 缺乏時,腎上腺皮質會發生萎縮和功能性紊亂,因此運動員必須重視維生素 A 的補充,以免影響運動能力。
維生素 A 的需要量與運動員的運動強度、生理病理情況及視力的緊張程度有關。特別是在運動過程中,人體會產生很多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如果沒有及時清除,則會導致肌肉細胞、心血管細胞及全身各臟器細胞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受到損害[5]。因此,不同運動項目的運動員應針對項目特點,適當地補充維生素 A。
張明[6]研究發現,維生素A信號途徑對多巴胺功能和成年人腦多巴胺能信號途徑有重要影響作用,維生素A受體敲除的小鼠會發生運動缺陷。
在運動訓練中,維生素通過組成酶分子中輔酶或輔基的形式,參與運動員體內物質能量代謝的調節。研究證實,運動員體內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明顯增強時,維生素的消耗也增加[1]。運動會使腸道對維生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加之運動時排出汗液使維生素流失等因素,使血液中維生素含量不同程度地減少,當然也包含維生素A的減少。因此,適當補充維生素A能加速機體代謝的恢復過程。
天然的維生素A只存在于動物體內。動物的肝臟、魚肝油、奶類、蛋類及魚卵是維生素A最好的食物來源。維生素A原(維生素A的前體)類胡蘿卜素廣泛分布于植物性食品中,其中最重要的是β-胡蘿卜素。如菠菜、芒果、胡蘿卜等深綠色、橙色、紅色植物性食品,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植物來源的β-胡蘿卜素及其他胡蘿卜素可在人體內合成維生素A,其中β-胡蘿卜素的轉換效率最高[7]。
在人體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對維生素A的需求量有所區別。嬰幼兒與兒童的不同成長階段每日需200~750 μg視黃醇當量,從13歲開始至成年、老年,每日則需要800 μg視黃醇當量。孕婦每日需要1 000 μg視黃醇當量,母乳期則需要1 200 μg視黃醇當量[3]。
1 μg胡蘿卜素=0.167 μg視黃醇當量
以往維生素A常用國際單位(IU))表示,1國際單位維生素A=0.33 μg維生素A=0.33 μg視黃醇當量。當從膳食中既攝入維生素A又攝入β-胡蘿卜素時,應全部折合成微克視黃醇當量,即:
視黃醇當量(μg)=維生素A(μg)+0.167×β-胡蘿卜素(μg)
維生素A可直接或間接消除自由基,推遲或減輕運動疲勞,加快肌體恢復,對提高運動員的有氧運動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故有氧能力要求較高項目的運動員應適當加量補充維生素A。射擊、擊劍、滑翔、射箭、籃球、乒乓球、高爾夫、臺球、冰球、冰壺等對視力要求比較嚴格的運動項目的運動員,更應加量補充維生素A。運動員維生素 A 的補充量一般為正常人日常攝入量的 1.5~ 5 倍[8]。不同運動項目、訓練時間、比賽階段對維生素A的攝入量要求也有所不同,應根據需要適當調整。
維生素A進入人體后的排泄率很低,長期過量攝入會在體內積累,增加肝臟的負擔,嚴重時對身體機能產生一定破壞。成人每天過多攝入維生素A會出現不良癥狀,主要表現為長骨末端外周疼痛、厭食、頭發稀少、肌肉僵硬、頭暈頭痛、皮膚瘙癢等,及時停止食用,不良反應會很快消失[9]。過度攝入維生素A還會引起頭痛、惡心、腹瀉、肝脾大等不適。
適量補充微量元素有助于維生素A功能的發揮。如鋅元素,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廣泛分布在各組織器官中,適當補充鋅,可促進維生素A的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10]。鋅元素還可參與維生素A還原酶和視黃醇結合蛋白的合成,促進視黃醛的合成與變化結構,還可促進肝臟中維生素A的動員。此外,服用維生素A時需忌酒。維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將視黃醇轉化為視黃醛,而乙醇在代謝過程中會抑制視黃醛的生成,嚴重影響視循環和男性精子的生成功能[11]。
維生素A是人體生命活動正常代謝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在運動訓練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但與其他營養物質相同,必須科學地控制攝入量。特別是與視力相關的運動項目,運動員應注意控制攝入量,過度攝入可能引起身體不適,影響訓練。在運動員的膳食中,合理、科學地補充維生素A對成績的提高和身體機能的改善都有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