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民樂
(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中心小學 廣東 東莞 523320)
為了改善長期以來傳統教學方法和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為了能夠培養學生進行綜合實踐的活動,提出“六課型”的教學方法。六課型教育主要是將教學分為選題課、開題課、活動策劃課、方法指導課、中期匯報課以及成果展示課六個步驟,為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課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將對這六個步驟的開展進行研究。
選題為六課型的第一個步驟,一個好的選題將會影響整個實踐活動的效果,所以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是有限的,社會經驗還不足,因此在選題中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從而更能讓學生接受。避免由于課題過難學生難以接受,從而打擊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參加的積極性,甚至喪失對綜合實踐活動的信心。并且教師在選題時還要注重趣味性,因為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愛玩,教師應該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除此之外,選題應該比較容易操作,這樣才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就感,鼓勵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
開題課是對選題的進一步的細化,能夠明確主要的研究對象并且確定課程的研究方向。在課題課上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一定方向上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在特定的情境下把握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感主題,整理和歸納學生對實踐活動提出的問題并能夠及時解決。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合理的分配小組,能夠更好的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發揮小組合作的重要意義。
根據在開題課中確定的活動大致流程做進一步的細化,能夠將活動詳細的計劃、安排等關鍵落實到書面上,完成活動的策劃。在策劃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來采取學生一定的意見和建議,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例如,學校在經過選題和開題的過程之后決定帶領小學生去參觀所在城市的紀念館,在活動策劃課中需要對參觀紀念館的時間、形式以及流程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參與,能夠采取學生對參觀紀念館的建議和意見,在參觀的流程中能夠采取學生普遍喜歡的形式,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從而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這是“六課型”教學法的中心環節,在實踐活動中按照活動策劃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可能應對起來比較困難,教師要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方法的指導,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促進學生能夠順利展開學習計劃,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習相關的知識與能力,甚至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除此之外,教師在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時還可以觀察學生在綜合活動中的表現,來提醒學生將活動進行的快或者慢以及應該注重的問題,這樣教師能夠對綜合實踐活動有整體的把握,推動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
例如,在開展的“學習工匠精神”的綜合實踐活動中采用六課型教學方法了解學生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并且教師能夠解決學生的困惑。通過學生的努力探索和教師的細心指導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從而不但有效的推動學生高效地學習工匠精神,還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進行到一半時為了檢查活動的進行程度教師應該對每個小組的成果,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中期匯報交流。這樣能夠有助于讓每個小組認清自己的不足之處,并且能夠及時改正,教師也要對普遍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引導。中期匯報交流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的效果,總結之前的不足,對接下來的活動制定更加完善的計劃。
例如,學校組織學生進行“走進敬老院”的實踐活動時,學生在從敬老院回來時要對活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整理,并且能夠得到感悟。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總結,對接下來的活動進行調整,能夠促進活動更好的開展。
“六課型”的最后就是對實踐活動中獲取的成果進行展示,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學生的成果做出評價,不能過于注重最后的分數,而是注重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能力的提升。在成果展示中教師也能進一步的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學生日后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從而不但能夠對小學生進行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基于“六課型”教學方法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是提升小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發散性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的重要措施,希望相關的教師能夠進一步推廣“六課型”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