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遷成
(江西省宜黃中港鎮鹿崗小學 江西 宜黃 3444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逐漸的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小學生在這個階段具有非常強的塑造性,從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小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加大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視,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實現對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更有效的實現對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師要積極的更新教學理念并創新教學方法,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難發現其中有部分教師一直延用落后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必須要打破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同時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盡量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學習《荷葉圓圓》時,教師就可以合理的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荷葉的圖片,還可以讓學生動手畫出荷葉,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基礎,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內容都能夠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去品位和感受課文中的內容,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去引導學生來想象文章中出現的畫面,這就需要教師要選擇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文章來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四個太陽》這篇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理解文章內容,并想象四個太陽出現在天空是什么樣的場景,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想象出來的內容與學生分享,還可以讓學生將后續的故事通過自己的想象進行補充,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的激發,同時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有很大的幫助。
創新思維指的是學生感知事物的靈敏力和反應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擴展的方式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課本,要對課本的內容進行補充和說明,通過為學生擴展學習內容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學習《黃山奇石》時,在學習閱讀和理解了這篇文章后,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類似的景色圖片,并問學生:“這些圖片與課文中黃山奇石有什么共同之處嗎?”通過擴展的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去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黃山奇石的特點,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還能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問題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方式,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創建問題教學情境,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問題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引導學生去思考,從而產生創造性的火花,能夠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更好的學習,并且還能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學習《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假設自己在森林中迷路了會怎么做,為了突顯真實性,還可以為學生展示相關的森林圖片,讓學生假設在這個森林中迷路了會采取怎樣的措施,學生在思考的過程就是創新思維得到激發的過程。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去大膽的質疑,去提出自己的疑問,并引導學生去解決自己的疑問,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的否定學生的想法,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和問題,要鼓勵學生去大膽的提出自己的疑問,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可以事先為學生設計好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質疑,而不是任由學生質疑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問題。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學科,教師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大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視,同時要采用多樣化的方法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