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夏湘
(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附屬中學 廣西 欽州 535000)
文言文中蘊藏著中國歷史留下來的痕跡,是時光輾轉文人筆下閃爍的思想,有家有國有天下。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已經具備一定程度的語文鑒賞能力,文言文的學習不僅是對其語文專業知識技能的提升,更是對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精神培育,無論從哪個層面考慮,高中文言文教學都十分重要。本文針對當前高中文言文中存在的問題,對文言文教學有效策略進行簡單的探討。
文言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因其具有歷史背景,并且不同時代語言具有不同的特征,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大部分學生在文言文學習時,在理解方面都會遇到一定的問題,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以及通假字一直是學習的痛點。由于具有一定的難度,當面臨高中繁重壓力大的學業時,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普遍不高。當面對這種文字上存在的時間距離,如何帶領學生找到現在與過去的共通之處,找到有效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就成了教師的首要任務。
以往的文言文授課方式大多是教師將文言文中難以理解的部分解釋一下,學生背誦文章和知識點,要求也僅僅是能夠在考試中讀懂文言文,能夠做題。這種教學方式錯誤地視考試為教學目的,忽視了文言文教學中對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更加沒有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美感。當文言文的學習變成枯燥的背誦,學生自然無法提起學習興趣。沒有興趣的引領,學生也無法真正投入于文言文的學習,導致課堂學習效果不理想,學生學習的吃力效果也不好。
2.1 跨越時間的距離,尋找聯系點。文言文往往具備特定的時代背景,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很難馬上理解文言文字與句中蘊藏的深意。在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處于不同情境學生無法理解歷史背景,因此教師需要在進行授課時為學生普及當時的時代背景,為了便于學生體會,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依據課文的不同和內涵,適當為學生塑造出容易理解的情境。通過情境塑造讓學生跨越時間的距離,尋找古與今的共同點,進而體會文言文中的情感與思想,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以《蘭亭集序》一課為例,學生不能感受王羲之所在的時代和經歷,對于這篇文章的理解自然具有一定難度。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先通過一個幾分鐘的短片向學生普及王羲之的生平,以及對古人宴集時的基本介紹。讓學生回憶,自己與親朋好友聚會時會想到什么,當看到不同的景色又會想到什么。學生們有的聯想到自己下雨時會想到傷心事心情不好,有的想到畢業宴會上自己的愁緒。通過思考這些問題,首先讓學生感受到寫景抒情的這種情緒。然后讓學生結合之前介紹的背景,談一談加入自己是王羲之,在蘭亭集會上會有怎樣的情緒。首先通過思考,帶領學生走進課文中的世界,才有利于學生理解和學習。
2.2 多彩課堂活動,增強學生專注度。影響課堂效率和教學活動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的專注度,在進行高中文言文教學時,為了擺脫枯燥的課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活動來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注意力。依據課文不同的內容,以及知識點和情感的偏向性,教師可以設計出不同的課堂活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并且通過應用多種課堂活動,也可以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在進行課堂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班級的每位同學都參與進去,當學生參與活動時,自然會專注于課堂。
以《鴻門宴》一課為例,這一課出自于《史記》,作者司馬遷用他的筆記載了我國的歷史。鴻門宴講述了有關項羽宴請劉邦的故事。由于其必備的故事性,教師在授課時讓學生進行分組表演,但是并不限制表演的方式和內容。學生首先需要理解鴻門宴所發生的背景和人物關系,也要對鴻門宴的課文進行解讀。學生們最終呈現出了多樣化的展示,有的小組在網絡上搜集后制作了PPT,不同的小組成員講解不同的部分,有的小組親身上陣,將鴻門宴制作成了一臺小劇場,引得臺下學生的喝彩。展示之后,選取幾個學生談一談看完展示之后的心得體會,對于鴻門宴這篇課文的認知。能夠感受到在正堂課中,學生的專注力極高,并且能夠自己搜集更多的資料。
高中文言文教學的高效課堂,需要教師擺脫以往不重視時代背景的教學誤區,在搭起古代與現代的橋梁上,在學生生活實際與課文之間產生聯系,采取多種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專注度,并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文言文教學中,除了能夠完成對于學生語文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育,還能夠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