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 黃曉梅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中心小學 江西 寧都 342800)
如何開展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呢?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愛因斯坦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必須讓學生沒負擔,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
1.1 在游戲中識字。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因此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如:打牌游戲、開火車識字、摘果子游戲、走迷宮、“抓特務”游戲等,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1.2 制作生字卡片。在做卡片的過程中,可以抄寫,可以剪貼,也可以配插圖,勾花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人手一套的生字卡片便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合作學習。孩子們拿著自己的小卡片,可以自己拼讀,可以讓同伴欣賞,也可以當小老師拿卡片來考考小組內的同學。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己學習,所以教師要盡快的“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同時運用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識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課堂上擺正彼此的位置,學生自主學習才有可能實現。學生在熟讀課文后,老師就可以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識字。這時,老師就應該有耐心、有創造性地教給學生一些簡便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各路神通,在探究中記憶識字。
2.1 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生字,用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加上偏旁成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就比較簡單。同時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游戲的方法來加深印象。我讓一組同學扮演偏旁,另一組同學扮演另一半字,其他的同學都拍手大唱“找朋友,找朋友,我要找個好朋友”,然后組合在一起指名學生認字,然后再讓臺上的小朋友 繼續再去尋找還可跟誰組成好朋友。
2.2 減一減。就是把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例如學習了“百”去掉一橫就是“白”。“多”去掉了一半就成了“夕”。學習過程也可以變成一個游戲過程,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生字,讓他們說去掉哪一個部分就可以變成新的生字了。這樣課堂上的氣氛也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記住的生字就多了。
2.3 講一講。就是讓學生把生字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講出來。低年級的孩子最喜歡的就是聽故事,同時也喜歡講故事。如果把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活潑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松、高興的氣氛中記住生字,更能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如教學“影子”的“影”字時,把“影”字拆成“日(太陽)、京(京京)、彡(影子)”,編成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陽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這樣,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組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識字,效果很好;又如在教學“照”字時,可以講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日本人,拿著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生聽完后不僅對日本人表示憤怒,同時說說認認中很容易就把生字記住了。同時我鼓勵孩子自己也來給生字編故事。例如“島”字,生說一只小鳥在飛過大海時尾巴受傷了,就停在一座小山上,以鳥的一橫不見了,變成了一座山。學生的想象力真是非常豐富,在說中不僅讓學生更容易地記住了生字,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4 畫一畫。簡筆畫言簡意賅、形象生動,而且內蘊豐富,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低年級兒童對圖畫的興趣濃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給一個個單調的生字配上圖畫,讓字形在腦海里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他們的內心是多么欣喜啊!如“亭”字與亭的樣子很像,可以讓學生看字畫圖再與生字進行比較,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
識字教學必須與閱讀同步,在閱讀教學中把識字與學詞、學句、口語表達等有機整合,讓識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深和鞏固。尤其是低年級閱讀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鞏固識字效果。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愛發脾氣的孩子》這一課時,首先要讓學生運用一定的符號圈畫出本課的生字,并且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初步感知字形,了解字義;再引導學生根據字形特點,選擇自己熟悉的方法識記生字;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用上本課的生字詞練習說活;最后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隨文識字,這時,每個學生都賦予了生字以感情色彩,使生字成為有意義的符號。
總之,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點子,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課堂上,老師要創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逐步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和識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