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明輝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第四小學 貴州 遵義 563100)
新課程改革明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育目標,要求現代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立足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改變過去單一的知識教育模式,從更加全面的角度培養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應當深入分析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新課程改革三維教育目標為依托,積極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1.1 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v觀我國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多從課本知識設計教學活動,確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方法,但是教授的內容學生是否真正需要,教師卻很少關心。這種對于小學語文學習主體缺失的現象,致使語文課堂中缺乏明確學習的目標和意義,缺少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和對自身的角色意識的思考,進而逐漸降低了語文的學習興趣和提升語文水平的動力。總體來講,語文教學并沒有將兒童置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并且在課堂中教師無視兒童的主體地位的現象更加普遍。處于這種環境下的語文課堂,學生難以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活動中,更無法享受學習語文的快樂。
1.2 教師的教育視角狹隘。由于教科書規定了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使得語文教學和生活失去了聯系,使得語文的教學視角變得孤立而封閉。小學語文教學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這是最根本的原因。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不得不讓學生多做練習、多背誦。應試教育的壓力下,使得教師的教學違背了小學語文教學的一般規律,也違背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規律。這種對教學視角的孤立現象,使得學生逐漸孤立化地學習課本知識,自己對語文樂趣的體驗慢慢地淡化,將學習的責任全部寄托于教師身上,自己卻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這種危害是非常大的。
1.3 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師教學思維的清晰度要通過課堂結構表現出來,并且能使學生明確地。清晰地感知教師的教學思路。但是在課堂改革的大潮中,部分教師的語文課堂喜好求新異,以展現他們過人的語文課堂駕馭水平。但是這樣的過分花哨的語文課堂結構,不僅無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并且會搞亂學生的思維模式、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的講解要幽默風趣、引人入勝。課堂架構中忽視對學生語文能力和創造精神的培養,課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低下。
2.1 革新教學思想,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切實轉變小學語文教學觀念,以素質教育為目標,加強新形勢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工作。教師也要轉變傳統的發展智力為本的教育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應轉變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知識。教師應該認識到小學語文教育在促進小學生情感和個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教師樹立起現代教育觀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深刻認識到應試教育的弊端,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運用于生活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寫生留出足夠的時間,營造互動交流的氛圍,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教師樹立科學、先進的教學理論,可以有效地指導語文教學法改革工作,教師也要在課堂上運用先進的教學理論,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2.2 不斷學習,掌握廣博的語文知識結構。目前的教育的評價更強調小學生的身心的全面發展,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加強自己的語文知識素養、更新語文知識結構、甚至是學習先進的語文知識。小學是人一生中語言學習的關鍵的時光,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扎實的和富有文化底蘊的語文教育,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關鍵的作用。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專任小學語文學科,很難熟悉其他學科學段的教材。目前小學語文教師向專業性和廣博性兩方面的發展已經成為趨勢,要求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不能局限于小學語文知識的傳統模式,而是加強各學科、復合性的結構模式。這種趨勢,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具備精深的語文專業知識,而且要與其他學科知識相聯系,形成廣博的知識結構。
2.3 創新教學方法,深化教學改革。深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的誘導,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為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快樂。教師在授課前,要認真鉆研教材,按照大綱規定的教學要求設計課堂教學。講授每篇課文時候,應當突出重點,要對課文產生的背景、作者簡介都要涉及。在課堂上,教師多給學生去一些自我練習、小組討論的機會,更有利于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更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優化教學過程,從教材出發,探索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模式。
2.4 重視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語文習慣的養成是一個積小流成江河、積跬步至千里的學習過程。小學語文教師也要把精力放在對教學的細節之上,使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例如,漢字的書寫,有的小學語文教師把其看作是學生學習生字、鞏固識字的手段。但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卻能夠給孩子講明,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通過漢字的講授,教師能引導學生樹立如何學習做人、怎樣學習做事的道理、培養其良好的基礎語文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教材里的文章,我們還要注視文章對學生的思想、情感的影響,努力為小學生的語文發展發展打好基礎,使其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康的人格。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深刻認識到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改革和推進,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