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霞 四川大學體育學院
近年來,成都市體育事業發展迅猛,截止2019年7月底,已經成功舉辦了成都國際網球挑戰賽、成都國際馬拉松、鐵人三項世界杯、“熊貓杯”國際青年足球錦標賽等多項國際賽事。不只是國際賽事,同時國內賽事更是數不勝數。“運動成都”已經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知名城市體育品牌。
成都市近期提出了創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的宏偉目標,而舉辦體育賽事對成都市建設世界城市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一是舉辦一定規模的體育賽事可以打造城市名牌,有效吸引國內外的關注,促進和宣傳城市形象,提高競爭力和影響力;二是可以滿足廣大市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引導市民熱愛運動,促進市民的身心健康,增強城市內部的社會凝聚力;三是成都市可以依靠體育賽事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體育場館、體育主題建筑和運動器材,完善城市交通、住宿、娛樂條件等,提高城市生活質量。
一是成都市作為我國西部的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的重要城市,受到國家大力發展西部地區的政策支持,擁有良好的契機。二是成都市曾舉辦各類型體育賽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豐富的經驗。三是成都市氣候宜人,地理位置優越,能夠結合自身山地資源的優勢舉辦中國都江堰(虹口)國際漂流節、中國成都·彭州龍門山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等賽事。四是規劃合理,定位清晰,比如舉辦成都太極世錦賽、西南王圍棋錦標賽等休閑、時尚類運動項目,與休閑成都的定位基本一致。
雖然成都在創辦各項國內外體育賽事方面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但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一是舉辦的高等級賽事不多,整體影響力不夠;二是舉辦賽事、修建體育場館、購置體育器材等資金來源單一,金額有限,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撥款和單位自籌,其他資金來源甚微;三是未能很好的結合自身城市特色,與其他舉辦賽事的城市具有同質化;四是硬件設施、設備條件不理想,缺乏舉辦國際頂級賽事的大型體育場館,現有場館缺乏專人維護和更新,場館利用率不高;五是職業體育俱樂部較少,聯賽市場有待激活;六是缺乏成熟的賽事文化,缺少專業化賽事運營管理平臺,市場化運作水平不高。
成都市在選擇舉辦體育賽事時,應該考慮是否符合市民對體育賽事的要求、是否與城市文化相適應、是否符合經濟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成都市應結合自身的地理優勢、經濟實力、文化底蘊、歷史傳統等,積極申報、打造一些世界聞名的具有成都特色的體育賽事,為實現成都市創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的宏偉目標助力。
一是大力發展職業體育,創建優秀的體育團隊,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路線,加強國際合作、國際培養,在田徑、游泳、網球、高爾夫、籃球、足球等國際化項目上實施“巨星培育”工程,培育和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團隊;二是堅持培育、鞏固以青少年為主體的各項國際賽事,加強青少年職業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為國家競技力量提供新鮮力量;三是全力發展成都全民運動,結合當地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針對性的開展廣場舞、馬拉松、太極拳等各類運動項目的高水平市民聯賽。
在大型體育賽事的申報和籌備過程中,良好的交通條件、完善的交通設施、高質量的環境衛生是體育賽事順利進行的根本前提。同時,建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體育場館,并配備相應設施,才能更好的保證體育項目的順利、高質量的運行。成都市應以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為契機,大力興建一批體育場館設施,進一步健全市、區(市)縣、鄉鎮(街道)三級運動場地設施網絡體系。根據群眾需求,大力修建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將辦賽布局、規劃與文化旅游、園林綠化相結合,修建一批能承辦國際頂級規格的體育場地設施,將這些國際頂級場館設施打造成區域標志性建筑,促進城市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成都市應參考國際、國內體育發展先進城市的經驗,結合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最新要求,制定促進成都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運用科技、商貿、金融、交通、人才、營商環境等要素,針對性地加強國際高等級賽事的策劃、引進、組織、運營工作,以“謀城”的理念“謀賽”“謀產”,“辦賽事”為“辦城市”服務,進一步提高成都市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成都市發展體育賽事有利于促進成都市城市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促進“運動成都”形象和品牌的廣泛宣傳。但成都市在發展體育事業的過程中仍有不足,需要我們不斷進行探索,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體育賽事,增強賽事的水平,增加社會關注度和參與度,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為實現創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的宏偉目標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