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煒
(秦安縣古城農業中學,甘肅 秦安 741600)
如何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是每位教師需思考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并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出美觀的畫面效果,再配以恰當的動畫、音樂或視頻,不僅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還能通過教學設計、視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興趣是學生求知的向導,是情感、動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最好的教師。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可利用生動的課件使平時常見的圖畫、聲音有機地結合起來,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其精神高度集中,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視頻展示片段能直觀、形象、生動、多角度、立體式地展示美術教學的內在規律,能有機地與其他學科聯系和交互影響,使美術教學有新的突破,使教學化難為易。同時也為學生提供包括視覺、聽覺、觸角等多樣化的外部剌激,更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認知和學習途徑。因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美術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還有存儲、再現等功能,在教學中教師可認真研究教學目標與內容,選取最能體現該目標的教學媒體,通過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有效突破重難點,改變以往“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先示范畫、學生依葫蘆畫瓢”的現象,縮短學生掌握知識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信息化時代,把多媒體技術與美術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實現美育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要認識美,首先應感受到美,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多媒體技術與美術教學有許多相通點:美術是主要以圖形、文字、色彩等表現空間造型的視覺藝術學科,而多媒體是一種通過聲音、文字、圖形、圖像等立體地表現信息的學科,都以形象為主呈現信息,它們之間存在很大聯系。例如在上“裝飾畫”一課時,學生課前已經收集了很多漂亮的作品,并且通過網絡查詢初步了解了線描畫的繪畫方法,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將多媒體技術與美術教學相結合是現代美術課堂教學的新形式。
整合不可完全取代傳統的美術教育。許多顏色的調配在多媒體技術中變得很簡捷,這是優勢。但三原色的分析在信息技術美術中很難做到,需要對學生重點培養和訓練,讓學生親自動手把各種顏料混合起來進行嘗試才能得到實際經驗。如在上“美術作品的深層意蘊”單元時,如果只以教學課本為主,輔之以教師所能收集到的且能帶到課堂的相關教具,讓學生各個過目一遍,時間太倉促。而通過多媒體的教學運用展示中外畫家的優秀作品,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把作品的藝術性、文學性、思想性融會貫通,在玩樂中學習。但多媒體是為教學服務的,出發點首先應該是課程,而不是運用技術,因而教師要有目的地使用。
如在美術欣賞課上,傳統的教學往往需要教師提前收集大量的圖片,在講課時還需大量的口頭講解。不少教師把欣賞課視為畏途,學生也覺得乏味而持不歡迎的態度。而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把名家的小橋、流水、高山等圖片做成課件,再配上柔和的音樂,輔之于適當的講解,會比傳統的美術課顯現出絕對的優勢。
總之,多媒體技術運用到美術課堂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提高了教學效率,構建了美術課堂的美感,寓教于樂之中使美術課堂內容豐富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