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沈龍
(江蘇省無錫市玉祁高級中學 江蘇 無錫 214000)
修訂版的課程標準提出了體育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將增進學生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核心追求,強調學生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獲得協調和全面的發展,突出了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應如何更好地將體育核心素養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呢?這是體育教學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作為高中體育教師應該明確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內涵,在教學實踐中,善于解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問題。下面我將在核心素養的前提下,探究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模式。
在開學的初始階段我校的體育教師對之前的聽課內容進行整理和歸納,收集出在聽課中發現的問題。經過我們的實踐發現,問題集中體現在我們教學的目標不夠明確和不準確這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我們的教師不明確核心素養下體育課應該培養什么樣的學生,也不知道如何立足核心素養,創新和改革自己的課堂來實現高效課堂。
另外就是貫徹核心素養到我們的課堂的具體教學目標并不夠準確,對于不同的水平和階段的目標還不能夠充分的區別開。因此時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要么內容太難,要么內容太多太簡單;或者是講運動能力知識時間過長,技能練習時間太少;更是忽視了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培養。很多的教師對于核心素養的理念內涵還不能夠準確把握。為此我們必須要進行集中地研討,制定好每堂課的正確與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實現高效課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通過整理和分析找到課堂中的問題,再進行共同研究,確定體育課堂應立足核心素養,并構建高效體育課堂,使得體育課堂能夠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和鍛煉學生的陣地。體育核心素養的運動能力是基礎,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則旨在培養學生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種能力。通過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能夠真正地提升學生運動能力,并促進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養成。那么什么樣的體育課堂才是高效的呢?這是我們要建立好課堂的重要標準。其實好的課堂應該做到生動和生態以及生成三個方面。即確保課堂足夠生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必須實現重難點的突破,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對抗性訓練能有效的提高課堂練習密度和運動負荷,高效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并且在對抗訓練中,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體育品德。對抗性訓練可能會造成運動損傷,為此在進行對抗性訓練時我們應該加強學生規則約束和自我保護意識。比如在搶球對抗練習中,雙方在搶球中可能會因為身體碰撞受傷。因此在訓練前教師需要給學生講清楚對抗的規則和保護技巧等事項,做好防范工作。在這種學習中學生提高了運動能力,也加強了規則約束意識,還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做好安全工作,妥善處理突發事件,提升應變能力,而運動能力提升的成就感和這些體育品德的養成都是能促進學生健康行為的養成。
對抗性練習多了,團隊競技活動也水到渠成了。團隊競技既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又能增進凝聚力和友誼,是體育品德和健康行為養成的好方法。但在安排團隊競技時,不能忽視高中生體育技能差距。比如籃球比賽時,技術好的會排斥技術不好的。所以教師要靈活制定特殊規則,如技術好的甲投中籃只能得一分,技術差的乙投中籃能得三或四分。這種分數差距,甲會更愿意選擇助攻,并不斷鼓勵乙投籃。這樣能更實際的讓學生明確團隊配合默契是勝利的保證,依靠個人的力量會很困難。因此靈活開展團隊競技運動能更實際的激發學生運動的積極性,促進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提升體育核心素養。
道德教育是體育品德養成的一部分。通過體育課堂中對抗性練習和團隊競技活動能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學會關心他人,具備互幫互助的理念,知道如何才能夠和別人進行友好的相處。這樣通過體育教學能對學生展開一場道德教育,比如讓學生在面對困難時要足夠的勇敢,通過比賽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讓學生養成吃苦耐勞的品質,磨煉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等等。所以教師要注重體育品德,有效開展德育教育,促進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提升體育核心素養。結束語
總之,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之下,我們更要依據學情,從實際出發,并鉆研教材靈活制定教學內容和目標,構建高效課堂,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