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智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實驗小學 江蘇 南京 210000)
討厭的“檢測”
“面對考試,搖頭者有,嘆氣者多。一進考場,便會聽到‘考考考,老師的法寶’之類的憤怒,也會聽到‘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之類的悲嘆。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非常討厭考試,當然我也不例外?!边@是一位學生的作文片段,其中的“考考考”和“分分分”還被學生編入了“學生四悲”。用試卷進行考試似乎是目前最常用的學生學習評價方法,這不,又到了該對學生進行單元“檢測”的時候,這次檢測的內容是對“百分數”這一單元的掌握情況。
我能夠想像出學生聽聞檢測后的各種表情:有的會默不作聲,暗自承受;有的會唉聲嘆氣,牢騷滿腹;有的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是無論何種表情的學生都一定會“厭”由心生:學得好的會擔心自已考砸,學得不好的更會擔心那慘不忍睹的成績。難道這又將是一場令人討厭的“檢測”?
特別的“新聞”
就在我“認真”準備檢測試卷時,一本“班級新聞發布本”映入我眼簾,其中多篇特別的“新聞”讓我眼前一亮:
2013年4月1日(新聞發布時間):發現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兩名上?;颊咭呀浰劳?,另一名安徽患者病情危重,目前仍在搶救……。
4月3日:江蘇省衛生廳4月2日通報,江蘇省確診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南京1例……。
……
4月15日:4月13日經中國疾控中心復核,北京確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患者病情穩定,2名密切接觸者未發現流感樣癥狀。
……
在那個4月,全國新聞都與“H7N9禽流感”有關,班上的新聞發布也有超過一半選擇了這個主題,可是到后半月學生再發布此類新聞時大家就有意見了:
“怎么又是禽流感???每天都這樣念念數字真沒意思?!?/p>
“是的,能不能換種形式呢?比如說用點圖、視頻什么的來說說?!?/p>
“也可以用數據來分析一下,看看和數學有什么關系?或者介紹一些相關的知識也行??!”
……
特別的事件帶來了特別的新聞發布,也帶給學生特別的思考角度。學生們在覺得“沒意思”、“要換形式”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發展思維的內在需求。可是我當時也沒在意,只是簡單要求學生不要再發布此類新聞,但現在想想,似乎可以派上用途。
另類的“試卷”
走進課堂,我向同學們宣布:“三天后的周五我們將進行‘百分數’這一單元的檢測?!痹捯粑绰洌淌依锕痪驼ㄩ_了鍋。
“別急別急,先聽我把檢測要求說清楚。這次的檢測我們不用試卷……”
“不用試卷?那怎么檢測呢?”學生更加疑慮。
“就用你們發布過的新聞。”我故意放慢語速,將學生的好奇心調至極點?!拔覀兏淖円幌逻@單元的評價,將以小組為單位,每一小組的成績即為個人成績。全班共分為六個小組,我從你們發布過新聞中選取了六條(每組一條),都是和禽流感有關的。小組需要在這兩天里商量一下如何借用百分數重新對這條新聞進行再一次的發布?!?/p>
“原來是這樣??!可是怎樣進行打分呢?”學生問道。
“這次的打分也是以小組為單位,老師和每個小組都可以給其他小組打分,主要是看各小組是否能利用所學的百分數的相關知識對新聞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從數學的角度去深入新聞內部,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去剖析現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若能積極參與其他小組的分析也會給予一定的加分?!?/p>
“原來這是一場沒有試卷的檢測??!”
“有試卷,試卷就是新聞發布”
……
到了周五課堂,六組同學依次登臺,有的有在黑板上板演說明,有的展示圖片和視頻,將新聞用“數學”重新“演繹”,給全班帶來了一次別樣的“百分數說新聞”。
師:第一組同學將在下面的報道中,出現三個百分數:0.000000002%、66.7%和100%。你們看了這三個百分數有怎樣的感覺?分析得好有加分哦!
生1:0.000000002%是一個很小的百分數,就像我們認識百分數時接觸到的一個成語——大海撈針,幾乎沒有了。100%就是1,是全部的感覺。
生2:66.7%應該是約等于的吧,就是三分之二,是三份之中占兩份的意思。
師:說得不錯,讓我們來聽聽第一組的新聞吧。
發布組A:2013年3月31日,新聞報道全球首次發現禽流感病毒H7N9,上海、安徽相繼發現3人感染,其中2人死亡,1人病情危重。這個新聞讓許多人開始擔心起來,盡管只有3人感染,約占全國人口(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的0.000000002%,這個百分數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感染死亡率卻達到了66.7%,感染嚴重情況達到了100%,說明病毒毒性強。再加上又是首次發現這種變異的禽流感病毒,所以大家會有種恐慌的心理。
師:第一小組說得不錯,誰能結合這個具體的內容再說說0.000000002%、66.7%和100%這三個百分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學生匯報后:各小組可以考慮一下第一小組的成績,同時,讓我們再聽聽第二組同學又給我們帶來哪些百分數。
發布組B:4月2日江蘇省衛生廳通報,江蘇省確診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這一消息的報道也改變了幾個百分數。全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一開始3例是出現在上海和安徽省,出現的省級行政區約占全國的5.9%,現在占全國的8.8%。更重要的是,本來我們江蘇省H7N9禽流感的感染率為0%,但是新增的4例全是江蘇省的,占新增病例的100%,南京居然還有一例,占25%。
師:是的,這些數據的出現,讓我們對這種病毒有了進一步的擔心。那么,在這里出現的百分數各表示什么意思呢?這里也有一個100%,還有一個0%,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
生3:這里的0%指的是江蘇省三月份感染禽流感的人數是零;100%指的是新增的江蘇省禽流感病例占全部新增禽流感病例的百分之一百,其他每個百分數的單位“1”也各有不同。
生4:看了這些百分數,覺得H7N9禽流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師:這幾位同學分析得真好,的確,在你們后來的新聞發布中,我們發現每天“疫情”都有所增加,讓我們繼續感受這些數據的變化。發布組C:浙江省衛生廳4月3日通報,浙江省確診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一例患者死亡。至此,全國感染人數己增至9人,比第一次報道增加了200%,感染省份占全國11.8%。后來江蘇省這一病人死亡,死亡率55.6%。
生5:老師,那天同學報道時還沒感覺到,但是今天的200%卻讓我們感受到短短幾天疫情發展很快啊!
生6:從另一角度看,死亡率在逐漸下降。
……
發布組D:結合圖片介紹禽流感的相關知識……
發布組E:播放H7N9的相關視頻……
發布組F:截至4月14日16:00,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國內暫時已確診60人感染。發現得禽流感的男性人數為43人,女性人數為17人,男性占得禽流感人數的71.7%,女性只占28.3%。同學們,你們看了這樣的百分數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7:男性感染概率好大,我是男生,好危險??!
生8:為什么男性感染機率遠遠大于女性呢?
發布組F:這個讓我們組來介紹一下吧。專家分析,H7N9病毒“嗜好”肺部細胞,吸煙的病人,肺功能不好的病人,可能容易感染病毒,受到“攻擊”。患病男性所占百分比高,正是因為男性吸煙的比率也很高,所以不能抽煙的。XX同學,你就不用擔心了,你不抽煙的,而且從目前看,小孩子感染人數只占全部感染人數的3.3%。
師:你所介紹的確實是專家所猜測的原因,但很多專家也強調,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吸煙者容易被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可醫學專家都非常反對吸煙,因為吸煙會帶來很多種損害。長期吸煙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使得人體免疫力低下,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吸煙有百弊而無一利。
師:今天老師也準備了一張圖,請仔細看看,說說從圖中你又得到了哪些信息呢?
生9:老師,剛才大家發布的數據顯示,好像禽流感病死率沒這么高吧,不是越來越低了嗎?
生10:這里指的是所有禽流感的類型,H7N9只是其中的一種。我們小組統計過,到4月16日的新聞為止,共有76人感染H7N9禽流感,已有19人死亡,病死率為25%;病情危重29人,占全部的38.2%。
生11:怪不得大家這么恐慌呢,禽流感的病死率真高,是普通流感的好多倍呀!
生12:狂犬病更可怕,百分之百?。≈灰腥颈厮罒o疑。
……
師:剛剛六組同學都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完成了這次特殊的檢測,真棒!最后老師還有一題附加題——目前H7N9禽流感疫情仍在繼續,根據大家今天提供的數據,你覺得這場戰“疫”會怎樣發展?在充分討論交流后,學生給出了自己的預測判斷。
生13:H7N9禽流感的死亡率一定會越來越低,因為醫學專家正在研究,大家的防控意識也在增強。但是仍不能掉以輕心,它的死亡率遠遠高于其他流感。
生14:感染省份肯定會分布越來越廣,治愈率肯定會越來越高,男女感染比例應該和現在差不多。
……
師:是的,我們無法預料疫情,但我們可以根據今天呈現的百分數進行預測。其實醫學專家們也是通過這樣的科學研究、數據分析去逐步掌握真理的。當然,我們醫學專家研究的內容還有很多,比如說年齡分布、家禽接觸史、職業等。不過有些數據不具有代表性,如,目前發現職業的相關百分數變化沒有什么規律,所以不用進一步研究。只有用所學的知識堅持正確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我們才能正視疫情,不懼怕、不回避、不盲目。
需要的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重視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教師需要評價、教學需要評價、學生也需要評價,正如我們進行單元檢測的目的是為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但是我們的目標過于單一,方法過于簡單,除了試卷還是考卷,無法真正了解到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也不能考察到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情感與態度,更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不過“新聞”這張全新的“試卷”卻讓自己和學生對檢測有了全新的認識,我們可以讓檢測變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意義、更加有深度。以小組為單位的新聞發布可以有效評價學生的合作能力,用百分數對新聞的數據進行重組與演繹可以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拿對戰“疫”發展的預測作為附加題可以評判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其他小組與同學的評價又可以讓學生學會評價。
我們需要的評價也表現在對生活的評價上,禽流感事件是社會熱點事件,也是學生身邊的事情,就像學生分析所得,病毒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正如史寧中教授所說:“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通過分析做出判斷,體會數據中蘊涵著信息?!睂W生在對事件好奇的同時,也希望從中獲得一些清晰的信息,發現一些隱藏的規律,這就需要運用各種數學方法對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我們的學生用百分數進行了別樣的新聞發布,讓大家眼前一亮,一舉多得。同時,也在這場“檢測”中學生也感受到,對于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百分數的運用只是其中的一種,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同樣的數據,希望研究的問題和獲得的信息不同,所選擇的數據分析方法自然也應有所區別。評價不是考試、評價不是結果、評價也不是目的,它應該是一次交流、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方法。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只有我們教師用心去研究,以學生為中心,以發展為目的,用好評價這把雙刃劍,才能讓評價更好地為我們服務,真正實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