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陜西省咸陽天王學校 陜西 咸陽 712000)
在初中的教學活動中,由于各種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學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語數外等科目的學習上,在歷史學習上面投放的時間和精力比較有限。如何利用學生的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這是我們每一個歷史老師都要思考的和探索的問題。
結合我校的學科定位以及學生實際學情,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著三段式教學方法。
三段式教學法的形式很簡單:以一節40分鐘的標準課堂為例,把課堂分成三個大的環節,第一環節前10分鐘,學生預習,第二環節中間20分鐘,教師解析重點難點,第三環節后10分鐘,學生練習。第一環節:學生預習。平常我們的老師都會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上課前進行,或者閱讀課文,或者完成一定的預習提綱。但是我們的學生的客觀情況,平時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其他重點科目上,晚上作業也要進行到很晚,要讓學生有效的預習歷史,大部分學生真的沒有時間和精力。作為歷史教師,我們如果也強制學生必須上課前完成預習的話,那么實際上大部分學生是應付差事,達不到我們理論上面的期望的效果。既然實際情況如此,那我們干脆就認清現實,不再強制學生必須課前預習,而是最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完成我們整個學習活動。
初中一節課時間40分鐘,我的預習時間預留10分鐘。從上課鈴響教師進入教室開始計時。這10分鐘里,教師要完成上節課重點難點的復習,要完成本節新課的導入,要給學生明確的預習任務,要指導學生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這第一時段,復習導入可以根據本節新課內容多少來確定具體方式。如果本節課內容較多,那么就直入主題,比如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課,這節我們一起學習第二課這樣的簡潔導語。如果本節課內容較少,則可以設置一些具體問題來導入,比如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課,我們復習一下主要內容,我們學習了什么主題,有什么關鍵事件,有什么影響,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之后的歷史進程是如何發展的,讓我們一起學習第二課。
導入新課后就布置預習任務,請大家閱讀第二課的課文,這是必須的步驟,然后請大家思考本節課的主題是什么,分為幾部分,各有哪些重點知識,這種預習學生的需要的資料只要課本就可以,目的是讓學生認真閱讀,思考歸納。也可以利用PPT課件或者紙質導學案,設計成問題,問題難度不要太高,以填空或簡答為主,由學生通過快速閱讀與查找來完成。這一環節的主要意圖就是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情況就可以。
第二環節:教師解析重點難點。預計時間不超過20分鐘。由于時間有限,所以老師必須對新課內容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精巧的設計,要明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并且要有較好的解決方案。這個環節我們首先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教師要把本課的知識框架引導學生建立起來,建立知識框架與第一環節新課預習進行呼應。這一環節的重要任務則是對本課的重點難點進行解析,盡量用較多的文字,圖片,視頻等素材,讓學生加深理解。這個環節我們既要注重知識性,也要關注趣味性,可以適當的穿插一些歷史典故。
這個過程的主體是教師,需要教師認真的準備,才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知識,并且為學生的人格素養的形成產生積極地影響。這個環節對教師業務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一節課的內容如何在這20分鐘的時間里面帶領學生理順,講清,讓學生理解還要吸引學生。既要完成任務還要展現特色,需要老師仔細的鉆研琢磨。必要時需要老師在上課前模擬課堂進程進行試講,從時間的把控,到重點難點的解析,到歷史故事的穿插等方面著手,爭取最好的效果。
第三環節:學生練習。這個環節課堂最后10分鐘。我們可以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對本課知識加深記憶和理解。首先可以讓學生對本節課的框架和主要知識點進行記憶。記憶是學習歷史的最基本的方法,無論是為了考試還是為了人文素養,只有把知識儲備到自己的大腦里,才可能有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對思想的熏陶升華。
除了知識點的記憶,還要進行必要的練習,練習題不一定要很多,但是要典型,要能夠把本節課主要的知識點考察進去。最好用填空或者選擇對知識點進行練習,用材料解析對重點難點進行理解。在這個環節中可以理由PPT展示題目,也可以處理課后的思考與練習。最好利用這個環節把學生的課后作業處理完。課后作業可以是作業本上練習,也可以是學生練習冊的處理。總之在這十分鐘時間里,讓學生完成關于本節課的所有學習任務。課后的時間我們就不再學生強制布置作業任務,不再過多的占用學生有限的時間和精力。
當然如果學生學習的有余力和興趣,我們也要鼓勵他們學習歷史。指導學生在課后可以通過閱讀,考察,參觀等途徑擴展視野,開拓思維。
以上就是我的三段式教學法的主要過程。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大部分老師實際上也是按照各個環節有步驟進行教學活動的。有的老師講的很多,很精彩但是對學生來講知識的記憶時間較少;有的老師側重于練習,則使歷史學科的學科特點沒有較好體現。而且大部分的模式都會對學生的自覺性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在課前和課后自覺地學習。三段式教學法最大特點就是粗線條畫分課堂階段,便于教師操作。本方法既注重教師的講解分析,也注意到學生的思考練習。只有效地利用課堂上40分鐘時間,讓學生花費最少的精力,獲得最多的知識與能力的提升。三段式教學法能適應我們大部分的學校,大部分水平的學生。只要我們堅持下去,認真執行,一定能夠取得較好的成果。
當然,所有的方法都不會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必須要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教無定法,但有方法。每個老師在教學工作中都會有自己的思考,會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希望三段式教學法對大家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