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瑩
(河南省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工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方面是教學方式不合理,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提高,另一方是則是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無法完全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影響了教學質量。想要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得到改善,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
長時間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還是有許多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圍繞著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是由教師一手安排,學生沒有任何的發言權和選擇權,只能被動的跟著教師進行數學學習,不僅影響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想要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首先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和思考空間,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對知識的探索,來體驗數學學習的過程,從而找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其次,教師需要給學生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由于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學生學習起來會比較枯燥、困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授課的過程中,盡量用生動幽默的語言來講解數學知識,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使學生們能夠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課堂中來,將數學知識具象化、立體化,降低學生們數學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另外,教師還應該增加與學生的課堂互動,積極的與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交流,互相探討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看法,以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在同一個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數學水平都有所差異,在教學的過程中,相同的教學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因此,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和需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可以適當的采用分層教學法,按照數學水平,將學生們分不同的層級,例如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要求學生們完全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并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而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基本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并理清重點與難點。通過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加符合學生的教學目標和計劃,從而讓學生們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向學生們強調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盡量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連接起來,實現數學知識生活化,拉近學生和數學之間的關系,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陌生感,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們在情境中進行數學學習,可以讓學生們將自己看做商店的老板,如果一支筆的成本是一元,讓學生們來思考單價與銷量之間的關系。通過設定生活情境,學生更有興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加深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記憶。
目前,還是有許多教師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就是好學生,成績差的學生就是壞學生,看不到學生的進步和努力,極其容易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抗拒心理,影響數學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除了數學成績之外,還要考量學生課堂學習情況、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對于數學學習的態度、數學學習是否有所提高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評價中來,通過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們溝通和討論,發現彼此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交流有價值的數學學習方法,讓學生們通過自我評價、互相評價,來進行不斷的學習優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首先,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給學生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還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實現數學知識生活化,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讓學生們發現自身的問題,進行不斷的改正和完善,從而實現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