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寧
(云南省昆明市海貝中英文學校 云南 昆明 650000)
數學游戲可看作是承載知識的載體,將其引進初中數學教學中,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結構,促使課堂教學高質量開展。實踐表明,學生在數學游戲中進行知識學習,能鍛煉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開拓學生思維。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有必要融入數學游戲,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加強對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育。
在進行數學游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時,可發(fā)現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降低學生知識獲取難度。借助數學游戲來講解數學知識,能實現抽象化知識的具體化,促使學生對知識有明確掌握。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要求教師能充分了解學生數學思想,從學生學習需求著手制定教學方案,數學游戲的應用能很好實現上述目標。學生普遍對游戲有較高興趣,為數學游戲在教學課堂中的應用創(chuàng)造了基本條件,教師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游戲中,隨著游戲的進行,將逐步完善學生知識體系[1]。例如,在講解圓錐體積求解問題時,教師會要求學生提前準備等高、等底面積的圓柱形和圓錐形狀紙筒,之后由學生將沙子分別倒入紙筒中,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觀察到三個圓錐的體積等同于一個圓柱體積。由于學生已經對圓柱體積求解公式有一定了解,這就使得學生對圓錐體積求解方法有初步認知。從以上闡述可知,將數學游戲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能提供一種新的教學形式,促進數學教學任務有效完成。二是啟發(fā)學生思維,數學游戲中蘊含一定數學知識,學生能在游戲中了解數學內涵,使其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作為教師來講,要從新的角度來探索數學游戲實施路徑,盡可能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思考數學問題,以便發(fā)揮數學游戲在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上的作用。
2.1 發(fā)揮教師在數學游戲中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數學課堂中主要承擔引導者的角色,數學游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合理與否,與教師教學能力有直接聯系。因此,需要教師能在數學游戲實施過程中發(fā)揮其引導作用,挖掘其中的數學知識。對于數學教學目標來講,關鍵在于學生充分掌握數學知識并具備一定數學素養(yǎng),在教師引導作用下,促使學生能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另外,為了保證數學教學順利開展,教師在組織數學游戲時應進行學生的合理分組,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之后由教師對小組開展的數學游戲效果進行評價,對表現較好的小組可對其給予相應獎勵,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進而逐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2.2 在定理和公理的學習中引進數學游戲。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時,應首先做到對重要概念的明確掌握,為之后數學知識學習奠定基礎。隨著數學教學的開展,能幫助學生逐步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實現多種知識的延伸[2]。在定理和公理學習中,要求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的深入探索,挖掘數學知識的深層含義,從而加大對學生數學精神的培養(yǎng)。將數學游戲應用在數學概念學習中,能簡化數學知識,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例如,在研究展開和折疊問題時,學生可準備一個正方形,沿著它的不同棱剪開后可得到一個新的圖形,當采用不同裁剪方法時,可剪出多種正方形平面展開圖。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會對展開這一概念有所了解,方便之后數學知識的學習。
傳統數學教學方法只是單純的知識講解,無法保證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并且學生知識印象較弱。而數學游戲的采用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以數學游戲為載體,在實踐中豐富加深學生知識理解,是應用效果顯著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解坐標系有關知識時,教師安排學生當作是平面上的某個坐標,背向學生表示負數,正向學生表示正數,隨著學生位置變化,教師會提問學生各自代表的坐標位置。這種教學模式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從游戲中掌握知識點,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具體應用有明確認識,能自覺將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方面有重要意義,為了降低學生數學學習難度,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有必要探索數學游戲在教學實踐中的實施路徑,為數學教學課堂高效開展提供保障。通過利用數學游戲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逐步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