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紅
(湖南省湘西州瀘溪縣白沙中學 湖南 瀘溪 416100)
“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自古就有,它強調根據學生的個性,制定其學習內容、時間,并及時進行跟蹤反饋,以期使學生能夠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對于學生而言,如果能夠得到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他們都可以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分層教學法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
分層教學法是以班級教學為主,以層次教學為輔。層次劃分的質量高低對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影響。教師在進行分層之前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態度、潛能差異、學習能力、學生的性格心理特點,并結合初中階段數學教學需要達到的目標,將學生分為極其優秀的學生、優秀的學生、中等生和學習困難學生。因為初中生正處在生理心理發育的一個關鍵階段,他們的心理較敏感,對外界的認知不足,容易產生偏激的想法,所以教師在進行分層的時候,一定要跟學生詳細解釋分層教學方法的劃分依據、原理、預期達到的目標,并向學生說明分層教學法只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完成學習要求,并不是對他們的歧視。
2.1 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所謂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分層教學法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學生進行分類的。實施分層教學法,教師需要大致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而后根據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樂趣。
對于確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里有幾個方法可以提供借鑒。第一、采用測試或者問卷調查的方法,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心理。第二、將多媒體教育技術與課程教學相結合,通過畫面或者動畫的展示,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數學原理及應用場所。第三,增加動手環節。數學教學環節中有很多知識可以通過學生自己動手來理解其中的內涵與實際應用過程。教師在這個環節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設計適合學生參與的動手環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2 鉆研教學大綱,確定分層教學的內容。分層教學對哪類學生學習什么知識點以及他們的掌握程度如何都有很嚴格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鉆研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原有的數學基礎,合理確定各個層次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的程度,發揮他們自身學習的優勢。
2.3 教師備課要充分,設計適合各層次的教學內容。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具備極高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充分備課,設計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內容和練習。比如,對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的學生,教師應該將能力提升題布置給他們,給予他們足夠的鉆研時間,讓他們學會自主探究學習。對于中層學生而言,教師應該要求他們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阻止他們出現好高騖遠的心理。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積極向同學老師請教,并且要降低他們學習的知識點的難度,對于他們出現的進步要及時給予鼓勵措施。
2.4 結合教學目標,合理設計預習和鞏固作業。根據分層教學的目標,教師在設計預習和鞏固作業的時候,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又要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在原有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可以挑戰自己的能力,向更高層次發展。
2.5 根據授課內容,進行分層講解。針對每次的作業和測試,教師在講解的過程對每個層次的學生應該提出不同的要求。基礎知識講解和技巧應該針對中層學生,對于優等生和差生以課后輔導和再教育為主。
2.6 加強跟蹤輔導,逐步縮小各層次之間的差異。分層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使每一類的學生都可以變得更加優秀,都可以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優等生學習能力較強,鉆研學習的勁頭充足,對于他們,教師適當減少關注。對于中等生和差生,教師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時間,督促他們獨立自主、認真完成各種練習,及時肯定學生取得的進步。
2.7 采取分層激勵機制。分層激勵評價機制是促進分層教學發展的一種舉措,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評判標準對他們的學習態度、平時作業和考試成績進行考查。對差生以鼓勵為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中等的學生,要獎懲并重,肯定他們取得的成就,但是對于他們的錯誤也要及時批評指正。對于優等生,要采取競爭性評價,使他們戒驕戒躁,保持一種積極求學的心態。
分層教學對充分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有著重要作用,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十分有利,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助管能動性,結合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發展潛力,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