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鳳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東方明珠幼兒園 浙江 麗水 323000)
近年來,更多的注意和關注幼兒園課程及影響,在幼兒園課程理論的進一步研究,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尤其重要,音樂在體育課程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音樂也可以輔助體育活動的進行。教師的本職就是把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不僅僅是體能指標,更重要的是讓幼兒養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熱愛體育活動。通過各種方法,我發現在運動的時候播放不同的音樂有明顯作用,不同的運動配上不同的音樂,也可以相同的一種運動隨著不同的音樂節奏進行,使音樂的形式和內容更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更多地滿足幼兒的心理發展需要。通過“聽音樂,做動作”,既可以激發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欲望,又可以讓幼兒的身體動作得到鍛煉和發展,活躍氣氛,達到讓幼兒熱身與動靜交替的目的,為更好的開展活動打下基礎。
幼兒的身體機能沒有大人完善,所以對他們來說,熱身運動環節更加重要。教師要對熱身音樂做更深層次地加工、理解,具體到不同的年齡、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比如小班的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而身體協調性差,小肌肉動作發展不太好,主要靠模仿身邊熟悉的人或小動物的動作,教師可以選擇幼兒喜歡的、有故事情節的、節奏鮮明、形象鮮明的歌表演,如《小手爬》《小司機》《袋鼠媽媽》《身體音階》等韻律活動,這有利于幼兒集中注意力,也在模仿的過程中發展了基本動作。而中班幼兒動作控制能力與音樂節奏感都有所發展,模仿的動作更形象,可選擇節奏鮮明的熱身音樂,配上簡單的步伐。大班幼兒身體上、下肢動作協調性和對音樂的表現力、控制力都有明顯提高,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濃郁的名族特色的歌表演,這樣,讓幼兒在優美、歡快的音樂聲中去感受,判斷、比較、想象和創編簡單的熱身動作,開發幼兒的節奏感和韻律,提高音樂的感受力和身體的協調性。
幼兒園教學中的熱身運動,要在內容的選擇、組織模式的設計上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增強幼兒的身體適應能力,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現在我結合自己上課時開展的戶外體育活動,簡單的介紹音樂在幼兒園戶外體育熱身運動的有利條件:
2.1 音樂能讓幼兒集中注意力,增加了熱身運動的情境性、趣味性。剛開始上課時,幼兒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師可以選擇節奏明快的“兔子舞”音樂創設情景:聽聽看這是什么音樂?幼兒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可愛的小兔子,伴隨著音樂節奏自然地進入熱身運動環節。有情境的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既能讓幼兒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調節氣氛也放松了全身肢體。
2.2 音樂調整幼兒身心活動的節奏。熱身活動的內容應針對幼兒的興趣去安排,如器械操、徒手體操、慢跑、基礎技能練習、游戲等,動員幼兒參與熱身運動的激情,我們可以使用不同節奏的熱身音樂背景來感染幼兒,即調整了幼兒身心活動的節奏,又在尊重幼兒身心的同時順利地進行熱身運動。
2.3 音樂形式多樣,容易激發幼兒興趣。縱觀目前的體育教學活動,一般熱身活動就是讓幼兒跑步,走路,或喊口令做固定的幾節關節活動操。久而久之,幼兒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產生不良的厭倦心理,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如果在熱身運動的時候,配上音樂“身體音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根據歌詞提示做動作,唱到“摸摸你的小腳”時,幼兒可以蹲下摸摸自己的小腳;唱到“高舉你的雙手”時,幼兒可以做雙臂伸展。即能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熱身運動的效果。
2.4 音樂更貼近生活。人們對某些事物的認識和理解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地反復才能逐漸理解,掌握。對音樂作品的認識也不例外,只有在不斷地欣賞中才能理解更全面,記憶更深刻。現代強調幼兒教育專家張雪門先生的音樂教育強調教育應該源于生活,從生活中展開。總之,音樂教育不應該是特意安排在一個有限的課堂活動中,應當滲透于一日生活環節。教師將平時所學的歌曲融入到戶外體育熱身活動中,幼兒聽到歌曲就會自己主動地做動作。既便于組織、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又能讓幼兒欣賞到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真是一舉兩得呀。
2.5 音樂能有效提高熱身運動和基本活動的銜接性。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基本動作主要有走、奔跑、跳躍、投、鉆爬、平衡和攀登。根據活動的不同基本動作,教師可以選用不同風格、不同曲風的歌曲作為熱身運動的背景音樂。有針對性的熱身運動,與教學的內容相銜接,為教學活動的基本部份作鋪墊。所以,在熱身運動部分所選的音樂能和體育活動的環節環環相扣,又能使所活動的內容與接下來學習內容的相銜接。
有效的熱身活動能讓幼兒感受到快樂和興趣,簡單的機械模仿學習不利于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教師應該運用適宜的音樂,讓幼兒通過音樂去感受、判斷、比較、想象并進行簡單的熱身動作創編,讓幼兒體育教學熱身運動“活起來”,讓幼兒快樂自主地鍛煉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