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攀
(福建省德化縣第一中學 福建 德化 362500)
1.1 高中學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特別是智力、體力、興趣、愛好、肢體的協調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更為明顯。傳統的班級授課活動中。要順應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施教是不現實的,特別是一些城鄉結合的普通中學。每班有60個人左右。上體育課時不可能每個人采用不同的教法。但事實上.個體與個體之間既有差異性,也有共同性,把某些方面表現較類似的學生分為同一層次,這樣既可以照顧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性,又可避免不分對象的。一刀切”弊端,把施教方法設計到可操作水平。所以.在高中籃球課中采用分層次教學是可行的。
1.2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分層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是指幾位同質性的學生組合在一起、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共同提高的學習的活動。它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的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礙到發展的目標。它的基本要求是小組成員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也要對組內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同組成員之間通過合作交流、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各成員必須為提高組內的共同學習效率而進行合作學習。高中籃球教學中實旋分層次教學實質上是把水平相當的同學進行同質組合,加強溝通。共同學習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籃球比賽是一項重要的體育賽事,也許高中生考上大學后會繼續練習打籃球,也許籃球課結束后再也不會到籃球場打比賽,但是觀看體育賽事則比較普遍。因此筆者認為,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給學生普及籃球相關知識、基本規則等很有必要。一些基本規則,如比賽方法、選手替換、技術犯規等可以在教學中進行的小比賽中潛移默化地教授給學生。而一些跟籃球有關的知識,比如籃球的規格、起源、發展趨勢、場地及設施等,則可以作為常識,讓大家根據興趣自愿學習了解。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結合板書給學生講解上籃的技術要求、近距離投籃技術要求、投籃訓練的要求等,并且講解完之后,鼓勵學生跟教師一起做無球模擬練習,進一步鞏固籃球理論知識,為實戰教學做好理論準備。
3.1 豐富教學內容。高中生的生理基本成熟,人生觀價值觀也在不斷的完善,所以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體育教師要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充分的利用學校的一切體育設備,提高籃球訓練的重視度,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可以在課堂上通過播放視頻等加強學生們對于籃球運動的認識和了解,通過對于視頻其中某個動作的講解,結合提倡的訓練規范學生沒動作,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籃球運動學習水平。
3.2 加強體育教學管理。在高中階段開展體育籃球教學時需要先制定出詳細的教學規劃,教師不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進行教學活動,根據學生們的性格特點和身體素質來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加強教學活動管理,保證高中生的體育籃球教學有效開展。同時學校方面可以多舉辦豐富的體育活動,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爭搶高中沈悶的團隊協作能力,促進高中部門體育籃球教學的快速發展。
3.3 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素質教育是我國當代教育的理念,高中部門更需要培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能夠提高人員的人才素質建設,更新高中生的體育教育理念。高中籃球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啟發式教學,引發學生們的而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接觸和學習中產生自己的觀念和見解,并根據自己的學習覺悟有新的突破,提高了學生們的自我思考自我學習能力。
3.4 注重基本的技術訓練。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常是很多學生連最基本的運球、傳球都不會,所以這就要求了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從籃球的訓練入手,如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運球跑步練習等。同時加強學生們的相關肢體關節訓練,從整體上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加深對于籃球的理解。在籃球訓練過程中,還要對學生們的柔韌性、靈敏度、速度、力量進行相應的訓練,保證學生們能夠充分掌握籃球技巧和身體機能。
3.5 注重培養團隊精神。上文中提到,籃球是一項團隊合作運動,所以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團結互助的訓練。可以在訓練中適當開展籃球比賽,讓學生們在比賽過程中體會到團結互助的益處,促進提高學生們的積極合作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高中籃球教學的教學質量。
籃球是體育運動中競技性較強的運動,同時也是大多數學生們比較關注的體育運動之一,能夠在高中的學習生活中有效的調節學習壓力。高中的體育教學也要積極響應目前的教育改革理念,以人為本進行多元的教育改革,完善教學設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摒棄傳統的教學手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們的而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老師,只有引起學習興趣,才能提升學生們的籃球學習水平,從而提升高中體育籃球教學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