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軍
(河南省許昌市東城區實驗學校 河南 許昌 461000)
從近五年全國及河南省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結果來看,盡管中小學生的食品營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國的中小學生體質指標卻在不斷地下降。這說明了中小學生的體育運動量在逐漸的減少。運動參與是學生在體育課上或自由體育活動中身體、身心等方面的投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利于學生身體形態的發育,有利于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積極的心態,培養正確的身體姿勢,提高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此外,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還可以增長骨骼,對中小學生身高的增長產生促進作用。因此,怎樣培養中小學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主動的參加體育鍛煉和體育游戲,已經成為學校和家庭以及全社會等全面關注的問題。
1.1 研究對象。隨機抽取體育開展較好的許昌市第八中學、東城區實驗學校小學部、中學部等三所中小學校的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國內許多關于影響中小學生參與運動積極性因素研究的文獻資料,從而為本次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發出問卷200份,收回175份,回收率87%,有效問卷為164份,有效回收率為82%,且對收到的問卷做了重測以及仔細調查和研究,確認可信度高。在效度方面,由學校問卷調查專家做了效度檢查,確認本次問卷調查的效度可靠。
(3)數理統計法:對本次問卷調查中所得到的數據進行仔細的數理統計。
2.1 社會環境因素。有38人在分配自己的閑暇時間時選擇了體育運動,占總人數的23.1%,而選擇上網的人數達到了89人,占總人數的54.2%。可見,在社會環境因素中的上網對學生體育運動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其他社會因素方面,也對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造成了擠壓,特別是現在的課外輔導班、補習班之類等,學生在課外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少之更少。從而很大一方面也影響到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2.2. 家庭環境因素。家庭因素中父母對自己體育運動影響的人數有127人,占總人數的77.4%。父母是子女一生的老師。父母對子女的人生認識和發展有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子女的成長發展中,家庭環境因素對子女對運動的興趣也造成了重要的影響。如果說父母很熱愛體育運動的話,那么他們的子女也會被這樣的氛圍而感染,從而激發子女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自然也會多少的參加體育鍛煉。而不熱愛體育運動的父母們,則反之。家庭環境因素對中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有著重要的影響的結論。
2.3 學校因素。其他文化課占據體育課影響體育運動的學生人數有101人,占據整個總人數的百分比的61.5%。61.5%的學生認為其他文化課占據體育課會影響到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現在的中小學里教育觀念大多是學習第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第一位等,其他不重要,從而造成各科老師占用體育課,占用學生的業余時間。在校外又參加相應的補習班,中小學生根本得不到必要的體育運動。慢慢的久而久之,中小學生對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也逐漸減退。
2.4 場地器材因素。據表四調查數據中認為學校場地設施和器材影響學生體育運動和鍛煉的人數有93人,占總人數的56.7%。在學校教學或者是課外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校的場地設施是學生體育活動的必備場所,器材則是學生體育運動中必然要用到的工具,學校場地設施和器材的好壞也直接地影響到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體驗效果,每個人因為學校場地設施器材帶來的體驗也客觀的影響到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因此受到體育場地設施條件的影響而導致體育教學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2.5 男女性別因素。有96名中小學生認為男女性別因素影響運動的積極性,占到了總人數的58.5%。男女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動機、項目、運動量選擇有著很大的差別。大多數男生對課外體育活動有比較明確的認識,且男生通常喜歡運動量大的運動項目,如足球籃球等等;而女生通常不太喜歡運動,即使喜歡運動也是運動量一般、運動效果一般的運動項目,如跳繩,羽毛球之類的。長期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形成一定的“重文輕武”的思想在體育競技過程中,缺乏一定的體育基本理論常識和一定的運動競技技能。
2.6 學生父母的態度。
3.1 結論。社會環境因素是影響中小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的一個主要方面。因為當前的電子產品的普及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這些不可避免的產品接觸不可避免的占用了中小學生的閑暇時間。加之網絡游戲的盛行對中小學生的吸引,以及管理的不完善,使中小學生忽視了體育鍛煉。
家庭環境因素對中小學生體育運動的參與的影響則主要來自父母方面;父母對體育的態度和看法間接地也影響到了子女對體育的認識和參與。重文輕武的應試考試思想,以及場地器材等幾個方面。而男女性別因素以及家長態度方面則主要是個人的主觀因素,主觀方面也影響到了中小學生體育運動的參與。
3.2 建議。學校通過增加投入,既要改變學校的教育觀念,也要改善體育設施建設,增加體育活動內容,提高教師引導學生運動能力,鼓勵和督促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確保學生必要的運動時間以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使其經常參加運動,逐漸形成習慣。
對家長要做好宣傳,讓家長提高對體育認識,加深對體育的理解,改變對體育的態度。從而將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教給孩子,使孩子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從而促使孩子經常參與體育運動,提高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不斷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使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