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剛
(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 西藏 昌都 854000)
從本質上講,學案導學模式注重彰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旨在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同時,從高中生所處的身心成長年齡特征來看,他們的個體獨立意識已經蘇醒,且愈發強烈,許多高中生對學科學習具有一定的自我想法、方法和需求,他們不再愿意拘泥于教師的某一種定型教學模式,渴望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的多元化個體學習差異性,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學習主動權和選擇權。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高度推進學案導學模式,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個體學習需求,進而主動地探究信息技術學習。
一方面,學案導學模式的優勢所在。所謂學案導學模式,就是指教師以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及學科內容為依托,科學設計教學方案,以教學方案為主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開展學科學習活動的一種創新性教學模式。從內涵上來看,學案導學模式迎合了當下高中生渴望獲得更多學習自主權的個體訴求,就有助于他們放下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成見,主動地探究信息技術課程學習,那么,濃厚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學習氛圍就能夠建構起來,高中生的綜合信息技術素養勢必會得到培養發展。另一個方面,高中生渴望獲得更多自主學習空間的個體性訴求。高中生處于青年成長年齡階段,他們的心智逐漸趨于成熟,尤其關于如何學習、怎么學習,及學習什么等問題,絕大多數高中生已經有了自我判斷和選擇。因此,基于以上兩個方面的因素存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就要發揮學案導學模式的導學功能,真實地彰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導學案的驅動下開展自主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活動。
2.1 以合作探究形式開展學案導學模式。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他們都是一個獨特個體,都具有自我學習特點和優勢。就信息技術而言,它并不是一個割裂的、斷層式的存在,而是一個系統性和整體性的存在。顯然,有效地培育和提升信息技術素養單靠一個學生的力量不是一個可行有效的自主學習策略,為此,教師要以合作探究形式開展學案導學模式。
例如:在進行《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這一課教學時,首先,教師把事先設計好的導學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基礎知識夯實、合作探究問題部分)分發給每一個學生,讓學生自主熟讀教材內容完成基礎知識夯實部分,這就引導了學生對教材知識的學習。而后,信息技術教師基于男女生比例、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等因素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并選派一名綜合素養比較高的學生擔任學習組長,組織成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各個學習小組所合作探究學習活動還是以導學案為導向,導向案上面的各個合作探究問題由教師分配給每一個學習小組。依據導向案上的學習任務,每個學習小組自主地進行組內學習、討論,討論的結果由組長匯集形成本小組的學習結果。最后,針對導學案上的每一個任務,教師逐一由學習小組回答,學習小組選一名代表進行應答。對于每一個學習小組的回答,教師先不點評,而是由本組成員補充或者其他學習小組指正,隨后教師給予中肯點評,點評傾向于鼓勵和激勵學生方式。在這種方式的學案導學模式推動下,不僅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而且實現了不同學生間的學習優勢互補,最終本來由教師主動講授獲得的信息技術認知而由學生自主學習獲得。
2.2 以實踐體驗活動形式開展學案導學模式。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例如:在進行《搜索引擎》這一課時教學時,教師并不先從理論知識學起,而是設計“搜索圖片我喜歡的小貓、小狗、風景等,保存到我的電腦上,并設置為桌布屏保;運用IE瀏覽器輸入高中信息技術這幾個關鍵詞,并展示搜索結果;在一個搜索窗口中縮小搜索范圍,輸入高中信息技術WORD這樣字樣,觀察搜索結果與前面搜索結果有什么區別...”這樣體驗實踐活動以導學案呈現。在導學案的引導下,讓學生們去主動操作,并把操作的結果記錄在每一個對應學案實踐活動后面。當學生實踐體驗活動操作完畢后,教師再讓學生回歸教材熟讀教材,當學生讀完教材后,他們一下子對教材中的搜索引擎理論知識變得明了化和直觀化,脫離教材就能夠獨立完成導學案上的基礎知識填空部分。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強化學案導學模式的應用,符合了素質教育目標的高標準教學要求,體現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具有時代性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只有教師了解了學生的內在學習需求,并側重以學案導學模式助推學生自動學習,才能夠確切地得到學生的學習認同,也才能夠促使不同學生從個體需求出發獲得豐碩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