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安徽省六安市清水河學校 安徽 六安 237000)
初中歷史教學屬于歷史知識教學的基礎階段,是學生基礎知識學習的重要時期,也利于學生正確的歷史價值觀的養成。因此,初中歷史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成長、學習都具有重要意義,初中歷史教師也承擔了重要的教學任務。那么,如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不斷提升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成為了廣大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者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1.1 傳統教學觀念依然廣泛存在:歷史教學的重要價值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多數教師仍然受應試教育壓力的影響,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升為終極目標,偏重對于歷史事件和基礎知識的串講,反而忽視對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歷史價值觀的培養,使學生的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激發,導致了當前階段的歷史學習困境。
1.2 教學方式缺乏多樣化特點: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初中歷史教材的內容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但是相對應的教學方式卻依然呈現出單一化的特征,教師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教學內容和學生發展的變化。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容易將自己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在某種程度上也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3 教師的歷史知識素養不高:由于多種原因所致,初中歷史教師資源比較短缺,因此很多歷史教師可能并非專業出身,在歷史知識水平上存在較大欠缺,當然也存在專業出身的歷史教師在專業水平上的欠缺問題,這些問題綜合導致歷史教師教學信心的缺乏和教學水平的低下。
2.1 促進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有效互動的教學過程,因此,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來說,不僅需要教師對于歷史知識的講授,也需要學生對于教師所講知識的積極接受與消化。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片面重視單向的知識輸送,對于學生的接受和吸收效果存在嚴重的忽視現象。因此,打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就成為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方法。例如,在“科舉制的創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熟悉的中考、高考制度進行科舉制度的講解,還可以通過師生問答的方式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如:科舉制度與當前考試制度之間的區別于聯系?通過這種合理的對比,實現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2 創新教學方法: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的豐富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對于對媒體輔助教學設備的使用就是現代化技術手段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體現。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歷史教學的內容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如聲音、圖片、視頻等,為學生帶來感官上的巨大沖擊,促進固態知識的動態化呈現,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具有明顯的效果。例如,在“原始的農耕生活”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影視資料以及圖片資料,將久遠的歷史近距離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促使學生對于后續的知識學習充滿興趣。
2.3 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教學形式的單一也是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針對這種現狀,教師應當積極進行教學形式的轉化和豐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為每小組布置難度不同的學習任務,給學生適當的時間進行小組內的探討學習,并且教師要制定相應的結果評價機制,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提供動力和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需要針對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遇到的其它習問題進行講解,實現了師生關系的轉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發揮,因而學習興趣也就有很大提升。
2.4 教學緊貼地方史,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在《知之深,愛之切》一書中強調:“一個熱愛中華大地的人,他一定會愛她的每一條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頁光輝的歷史。”地方歷史在歷史學科教學中是極具價值的史料,地方史以其鮮活、“接地氣兒”的特點逐漸成為新的歷史教材編訂的重要史料。由于地方史能夠使學生倍感親切,因此,地方史在歷史教學中的有效使用能夠使學生意識到歷史知識的生活化和有趣性,也就自然對歷史學習充滿興趣。例如,在“最可愛的人”的一課教學中,這節課主要是將黃繼光、邱少云等革命英雄人物的歷史事跡,通過他們的個人事跡展現革命戰士的英勇犧牲,展現革命奮斗的艱辛歷程。教師就可以結合當地的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跡進行講解,不僅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還能使他們涌現出一種自豪感。
綜上所述,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但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它反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的培養也需要教師的耐心和信心。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積極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以實現提升學生歷史學科學習興趣的目的,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促進歷史教學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