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平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第二中學 福建 泉州 362000)
高中階段是學生青春期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世界觀和道德品質、審美情趣雛形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可以說是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黃金時代”,此時的美術教學對學生個性的培養也非常重要。
高中階段正處于青少年時期,這一時期學生的特點是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較重,興趣較為廣泛但又飄忽不定。此時,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在緩慢成形。
與成年人相比,他們能夠很快地接受新鮮事物,思想比較前衛開放,在生活、學習的很多方面喜歡標新立異,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從美術教學的角度來說,在這個快速生長期,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具有極大的可塑性。他們接受能力強,但需要正確地塑造。美術教師要把握并利用這個機會,在學生的創造力方面加大培養力度。因此,這一時期的美術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既要引導學生把基本的美術功底打扎實,又要鼓勵學生大膽創造、勇于創新,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個性融入到學習和習作之中。
由于人生積累和學識的限制,這一時期的學生一方面處在蓬勃發展時期,另一方面又存在思維不成熟、審美觀念亟待引導的問題。此時,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開發他們的觀察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以及還有待開發的抽象思維能力。這是一片陽光凈土,開發好了,美術的基因就會蓬勃地生根、發芽與成長,學生的個性發展也有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美術教學一方面是老師的教,另一方面是學生的學。但同時,師生都需要有較強的動手繪畫能力。
過去,大家習慣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灌輸,學生聽講。偶爾在課堂動手學習教材上的簡單繪畫過程、步驟。這種傳統的教學最大的壞處是學生學完就扔,理論沒學會,動手繪畫的能力也沒養成。
我們在教學中充分認識到這點,一方面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另一方面注重他們在課堂上的動手能力培養。
比如,我們在烙畫教學中,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和老師互動,每人都有烙畫工具和葫蘆,學生在課堂上直接烙畫,教師現場指導、評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最大程度地激勵學生的興趣,教師的正確培養起到關鍵性作用。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作品的成果分享都是提升他們興趣的要素。讓學生覺得美術課程不枯燥、不難學,并且有收獲。
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藝術氛圍,用生動直觀的方式把教學內容向學生展示出來。在葫蘆烙畫的教學中,讓學生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實例進行教學。比如我會用自己的作品給學生學習,多舉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例子,提高學生學習和思考的興趣。此外,學生想象力也是影響創作個性的另一個因素,只有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才能有效實現創作個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步驟,好的教學評價對學生功課的提升以及心理健康成長都有很大益處。
進入普通高中后,學生的學習任務逐漸增多,高考的緊張情緒會一直圍繞著學生。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性學科的難度不斷加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因為學習難度和壓力加大而降低,其他不良情緒也會偶爾增加。高中美術教學要考慮到這些,一方面要利用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繪畫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地發展,另一方面也要讓美術課成為學生學習的優化劑,讓學生在美術學習和創作中放松情緒,忘卻高考壓力帶來的不良影響。
教師對學生最終的作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與平等交流,更有利于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個性,體驗與感受也是不一樣,在作品中透漏的信息也不一樣。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讓他們的個性在習作中得到充分展示,自由表達青春期的成長,在享受從整個創作過程中獲得藝術所帶來的快感的同時,更能從作品中獲得自豪感與成就感,進而獲得人格的完善與心靈的整合。
同時,美術教學也可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良情緒,并通過美術作品創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與宣泄。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教育對學生的個性成長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創作情緒,陪他們走好人生健康成長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