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
(四川省樂山市縣街小學 四川 樂山 614000)
興趣是人生的第一任好老師,有了興趣,才能主動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因此,音樂的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音樂的主人,成為課堂上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1.1 現代媒體,激發興趣。多媒體的運用是當今教學的一種重大改革,它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大大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利用多媒體設計生動、新穎的動畫情景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欣賞《飛躍彩虹》這首音樂時,先讓學生看一段動畫片《綠野仙蹤》,調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講解作品的背景、主題和旋律特點,最后,再次播放音樂,讓學生談感受。通過形象與音樂的結合,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這樣對音樂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1.2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教師要抓住兒童這一特點,結合課堂內容,創設相應音樂教學氛圍,以情激趣,使學生在課堂中即興致勃勃,又能聚精會神,為順利的教學創設先決條件。如在欣賞《火把節》這首管弦樂時,我緊緊抓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一段彝族火把節的視頻,把學生帶入音樂情景。
1.3 全面評價,激發興趣。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說:"人性最本質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批評時一種阻礙其發展的因素。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不行,對這門學科產生恐懼感,也就不會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適時的肯定,適度的鼓勵,積極的評價才能有效地維系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才能推動學生不斷進取。
1.4 游戲舞蹈,激發興趣 游戲是學生們最喜歡的一種活動方式,最容易激趣生情。在課堂上采用游戲的形式教學,不僅避免了"課堂死板"現象,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復習歌曲《小白船》時,我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用打擊樂器設置了"伴奏游戲",分成了伴奏游戲組,歌唱組,進行合作。這樣讓學生們在音樂游戲中復習、鞏固了這些歌曲,增強了學生的節奏感。
2.1 巧設導語,激發興趣。導語就如演出前的序幕,好的導語能極大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如人音版第三單元欣賞《愛是一首歌》,我這樣設計導語:"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通過啟發學生思考調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再通過引導學生們聆聽,然后再引入新課,學生對學習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再引導學生欣賞這首音樂,感受音樂甜美而溫馨的情緒。
2.2 激活思維,過程創新。新教材教學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引導學生能逐漸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不斷的質疑與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在授課時不能僅僅滿足于傳授學生音樂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起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興趣。組織學生參與問題的討論,并在討論中進行師生對話,由學生來充當教師進行演唱,將富有創造性的問題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讓音樂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
2.3.1 歌唱教學,歌詞拓展。在歌唱教學中,教會學生歌曲后,進行適當的歌曲創編。學生興趣頓時高漲,創編結束后,我帶著學生一起進行表演唱。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被激發出來,音樂情感被調動起來。
2.3.2 欣賞教學,舞蹈拓展。正確利用舞蹈欣賞進行音樂教學,能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比如我在教學聆聽欣賞民族音樂《火把節》之后,通過視頻讓學生欣賞了一段彝族舞蹈,再讓學生通過視頻學習彝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最后讓學生隨音樂一起舞蹈,通過舞蹈動作的創編,也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
2.3.3 聯系生活,辦班激趣。課外音樂活動是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音樂課外教學的延伸,它不僅能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2.3.4 課堂評價,注重表揚。學生的發展具有差異性,評價應尊重和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大膽表揚,注重激勵,讓學生能表現出自己比較突出的特長,反映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獨特的個性化的發展水平,促使學生自信心的建立,避免對學生音樂興趣的扼殺。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不斷激發和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科學、有效的手段,使學生學有所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音樂學習之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