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雨
摘要:在新經濟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的科學水平逐步提高,對于人力資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高,加上知識型社會的到來,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就需要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不斷優化產品,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按時完成工作量,許多企業都存在嚴重的加班現象,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對加班勞動爭議的特征進行了探討,分析了加班工資中相關問題,結合個人工作經驗,給出了避免加班工資勞動爭議的對策,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加班工資;保險福利;勞動報酬;爭議問題
我國是世界勞動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對于企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在市場中獲得更大的利益,企業通常以加班方式降低勞動成本,獲得更多的利益。加班現象的日益嚴重,也產生了很多問題。因此,需要關注加班的問題,采取合理的方式來解決加班帶來的不良影響。
1.加班勞動爭議的特征分析
1.1加班勞動爭議案件數量急劇上漲
隨著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增長勢頭迅猛,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有關加班的勞工糾紛的問題也大大增加。對于員工而言,工資是企業雇員勞動的回報,也是利益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企業雇員工作的動力;對于企業而言,工資的支出是企業的費用組成,工資的發放影響企業高層領導以及投資人的利益,因此工資成為雙方之間的平衡點,也是造成人力資源爭端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員工在完成了加班工作之后,沒有獲得加班應有的待遇,那么就會導致動糾紛事件增加。
1.2加班爭議問題的復雜性
目前我國的加班現象比較嚴重,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從事互聯網、金融、IT等行業的人員加班情況更為嚴重,這些企業由于加班現象嚴重,所以在制定薪酬待遇的時候,沒有設置周一到周五的加班時間,也就是說周一到周五超過八小時后的勞動不算加班,周六周日的工作則算作加班,加上加班工資基數、時間長度的影響,導致加班工資的爭議處理變得非常復雜,對于員工而言,長期下來就會導致心理情緒不高,出現勞動糾紛,人員流失等現象,給公司的運轉造成阻礙。
2.加班中相關問題分析
2.1對加班與加班時間的確定
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時候,就已經對加班以及加班時間進行了規定,當企業員工在完成規定工作任務之后,根據實際的生產經營情況需要,企業要求員工在法定工作時間之外的時間進行的工作,被定義為加班,在加班期間員工的餐飲、休息時間企業并不提供報銷,但是由于員工沒有完成安排任務,在法定工作時間之外的時間進行的工作,那么就認為是自主加班的,不屬于加班,企業也不會對此負責,員工的無償加班比例高。但是這樣的加班時間的計算,存在著主觀與客觀的問題,員工也存在主動加班和被動加班的現象,在進行考勤的時候,人力資源部門無法進行有效區分,就容易產生加班工資的爭議問題。
2.2對加班工資基數的確定
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遵循的是國際通用標準工作制,即工作時間為8小時,但是由于企業的發展需要,工作任務數量多等各方面問題,在規定的8小時,內,員工很難完成工作時間內的工作,尤其是研發、設計崗位,因此造成了大量加班的現象,這也導致了與加班費有關的勞資糾紛。我國法律規定,工作日的加班費為1.5倍,周末為2倍,節假日為3倍,然而由于公司在計算工資時的加班基數存在差異,進行倍數乘積的基數不同,這也導致了加班工資出現爭議的情況發生。而且很多企業的加班費支付低于勞動法規定,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制造型企業,車間流水線工人的加班時間長,公司在進行工資發放的時候,并沒有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發放工資。
2.3對加班內容證據的確定
企業員工在進行加班工資在勞動爭議問題中,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無法提出可以證明其加班的有力證據,即證明自己加班的實質性內容,從而得到仲裁機構的支持。尤其是一些互聯網企業,很多時候的加班是在家里利用自己的電腦進行,沒有在公司完成加班打卡,所以人力資源部門很難進行考勤,而且無法對加班內容進行驗證,導致員工在進行加班訴訟的時候敗訴。盡管我國的勞動法的不斷完善,法律加強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但是在實際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中,企業員工在提供證明方面仍然處于弱勢地位。
3.加班原因分析
3.1加班超時的原因
3.1.1監察部門的監督工作不到位
企業的運轉需要有關監察部門進行監督,但是監察部門的監督往往只是流于表面,并沒有對企業實現實質性的監管,尤其是在加班方面的監管,勞動監察的工作業務很多,關于人力資源方面的監管只是其中一項,加上員工的工作時間數據表是由企業提供給監察人員的,企業可以在表格上進行修改,使其符合要求,那么就會造成監察失真,不但不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的員工加班情況,而且也喪失了監管部門的工作意義。
3.1.2企業業務量大導致加班超時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的越發激烈,對于企業而言,要想獲取更多的利益,就需要完成更多的項目訂單,從而造成了業務量大的情況,由于企業的工作受到時間上的限制,員工為了完成任務,只能通過犧牲業余時間,加班加點完成工作任務,對于制造類企業尤其如此,如果一批訂單的要求交貨時間緊,公司為了在時間內完成訂單,強制性要求有關員工進行加班完成交付。
3.1.3部分員工主動要求加班
很多時候員工會主動要求加班,一方面讓領導看到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加班工作的同時,也有助于自己學習鞏固專業知識,而且也可以獲得領導的賞識而得到晉升,另一方面獲得更多的加班費,尤其是制造行業的流水線員工,這類工作人員的文化水平不高,制造業實行的是多勞多得,小時制薪水,那么對于他們而言,工作時間越長,完成的工作指標越多,工資也就越高,因此為了多掙錢,這些員工會選擇多加班來掙取更多的工資。
3.2加班費不支付或者不足額支付的原因
3.2.1勞動保障監管力量不足
我國勞動監察人員的數量與勞動者相比,微乎其微,加上我國的企業數量多,監管人員數量不足,使得整個監管的工作效果不理想,開展難度大。
3.2.2勞動監察部門權力不足
勞動監察部門人手不足是一方面,另外監管部門的權力也不大,對企業造成不了威懾。雖然勞動法賦予了監察部門一定的權力,但是執行起來,由于受到人力資源的限制,加上檢查的流程等,監察部門不具備強制執法權,所以進行監察的時候,無法實行自己的權利。
3.2.3企業節省費用開支
企業為了節省費用開支,就會想盡辦法不支付加班費,或者支付較少的加班費,加上監管力度不足,員工在公司又處于弱勢地位,企業就能夠在員工完成加班之后,以各種理由不支付加班費,或者支付少部分費用,或者企業為了完成業務,給員工分配較多的工作,員工只能通過加班來完成。
3.2.4員工法律意識淡薄
企業員工的法律意識普遍不強,尤其是制造行業的流水線工人,這類群體的文化程度不高,無法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加上進行法律訴訟的時候,需要出一定的費用,企業員工覺得不劃算,所以選擇忍耐。
4.避免加班工資勞動爭議的對策
4.1建立企業職工的勞動關系
企業應該明確規范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隨著勞動法的不斷完善和完善,企業應該嚴格遵守相關勞動法律,聘請相關法律專業人員對公司的勞動關系合同進行完善,建立企業職工和勞動關系,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經濟,以及當地所在區域的工資報酬標準等,明確規定員工的勞動時間,對于不同崗位的加班工資制定等級,合理安排工作人員,盡量減少加班工資勞動爭議問題的發生,即使發生了勞動糾紛,企業應該通過勞動合同規定的條款來解決。
4.2提高員工維權意識
員工應該要通過各種渠道學習法律知識以及提高保護權利的能力,從而保護自身的權利和利益,企業也應該設置相應的部門,為員工提供有關法律方面的咨詢服務,員工在進行加班的時候,應該注意遵循公司的加班制度,及時打卡,匯報加班內容,收集有關勞資關系的證據,以便在勞資糾紛時提供有效的證據和維護其利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應該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做好員工加班的工作,嚴格遵守勞動法律規定,建立企業職工和勞動關系,保障員工的權益,讓員工形成工作歸屬感,同時員工也要提高自身的維權意識,保障自身的利益,更好地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金穎,金其森.當前制度下加班工資的計算方法探討[J].財會學習,2011(04)
[2]鄭波.加班工資計算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2(34)
[3]曹可安.集體勞動爭議明顯上升的原因及應對[J].中國城市經濟,2010(02)
[4]王亞菲.淺析勞動爭議案件中甲板工資舉證責任分配[J].法制博覽,2014(04)
[5]曹燕.加班工資計算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勞動,2013(01)
[6]肖子寬,趙慧娟.“無意識加班”探析及對策研究[J].山東工會論壇,2017,23(1):39-43.
[7]婁娜.加班現象及加班規定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9(0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