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潔茹
摘 要:本文主要以“創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實際情況為依據,首先分析“創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現狀,其次從健全教育管理機制、創新與時俱進的教育管理手段、更新教育管理思想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創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有效措施,進一步強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融合創新教育的效率,培養高水平與高素質的人才,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創新教育;高校教育;管理方式
在時代不斷進步的背景下,高素質與高水平人才的需求量隨之增加,高校作為重要教育單位之一,承擔著培養社會實用型人才的重擔,其教育思想與教育方式對教育管理產生一定的影響。要想及時跟隨時代的變化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效率,應該立足于創新教育的視角,采取科學的方式優化現有的高校教育管理體系,確保高校教育管理質量的有效彰顯。
一、“創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現狀
對于高校教育發展進程,引進創新教育理念十分必要,高校教育管理的創新發展作為時代與教育事業前進的需求,我國正面臨著高水平人才匱乏的困境,且人才為時代進步的核心力量,難免增加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壓力[1]。以往的教育管理思想即便可以促使高校積極發展,然而確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因此高校要引進創新教育理念。并且創新教育理念下開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可以不斷增加高校教育的吸引力,集中學生注意力,全身心配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便于高校穩定運行。
對于現階段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些許問題:其一,教學管理機制不夠全面。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即便設置了相應的管理機制,然而因為以往管理思想的制約與影響,高校設置的管理機制不夠全面,尚未跟隨時代的變化進行更新,降低教育管理的成效。尤其是學生管理的角度,硬性管理方式會阻礙學生健康的成長,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制約著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其二,教育管理手段死板。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產生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手段的影響,而一些高校的教育管理手段有些死板,采取的管理方式不能充分的給學生注入成長的動力,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新時期下,高校教育管理手段應該引進科學技術的力量,與時俱進的動態化了解學生成長情況,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其三,教育管理內容滯后。現階段高校內部的教育管理內容往往產生于硬性理念下的院校管理規定,尚未將學生視作教學的主體,也沒有給學生進行個性化管理模式的設置。由于社會在進步,而高校教育管理內容沒有及時更新,以致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素質的培養受到制約,影響到教育管理的效果。
二、“創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有效措施
(一)健全教育管理機制。針對高校內部的教育管理機制不夠全面問題,可以采取科學的方式進行,首先健全行政管理機制,彰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內涵,以此為前提制定與之相對應的獎勵制度,基于師生實際需求的目標,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再次是健全教學管理方案,由于學生作為高校教育管理體系中的重要對象,要想促使學生高效性的學習,可以構建學分制度,鼓勵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科研活動。
(二)創新與時俱進的教育管理手段。基于創新教育理念開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管理手段應該由以往的單一化的管理手段進行創新,把教育內涵視作教育的出發點,規范性設置高校辦學理念與教學目標。選擇科學化的管理手段,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保證管理手段的多樣化[2]。或者高校引進以人為本的管理手段,尊重師生的成長特點,滿足師生實際需求,給予師生提供教學最大支撐。此外,對于管理手段,應該時刻將教育的管理視作關鍵點,構建獎勵制度,加強教師對教育管理工作的參與程度,逐步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創建良好氣氛。此外,組建師資團隊,保證教育目標的實效性彰顯。高校要組建高水平的師資團隊,彰顯高校教育成效,宣傳辦學理念與培養人才的本質思想,全面給予教育目標的實現助力。
(三)更新教育管理思想。知識經濟的穩定進展,多種教育思想在不斷推出,高校教育管理中要更新教育管理思想,創新教育要融合德智體美勞等新型教育思想,也就是融合創新教育。管理者要關注學生個體潛能的挖掘,貫徹學生為主體,訓練學生綜合能力[3],確保學生可以全方面發展。基于某種層面,高校內部的創新教育與教育管理之間存在較大關聯,若高校管理水平不高,創新教育也無法獲得更好的成效,因此高校教育管理思想要進行改革與創新,更新教育管理思想,強化高校教育管理質量。
綜上所述,“創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課題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目前存在一定的問題,管理者要積極的構建新型的教育管理體系,找到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與方式,按照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優化現有的教育管理結構,通過健全教育管理機制、創新與時俱進的教育管理手段、更新教育管理思想等,全面滲透創新教育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培養諸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姜畔.基于“創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實施辦法[J].求知導刊,2017(21):103-104.
[2]楊志強.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在新形勢下的創新[J].管理觀察, 2018,701(30):154-155.
[3]趙群,盧琳,任婷婷.新工科背景下創新教育管理方式探索[J]. 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