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璇 史月恒
【摘要】許多高校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沒有突出強調和重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以至于大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接觸到的跨文化內容相對較少,這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對大學生的就業和發展都是相當不利的。本文從跨文化意識培養的意義入手,著重講述了目前英語教學中關于培養跨文化意識出現的問題,并對跨文化培養的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英語教學;大學生;跨文化意識;策略
【作者簡介】羅璇(1986-),女,江西南昌人,學士,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史月恒,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高校英語教師應該意識到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更注重的是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例如學生的口語能力、理解能力和聽力等,一味地強迫學生對書本上的單詞、課文等內容進行記憶、讀寫已經不是大學英語應該運用的教學手段了。高校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開闊學生英語學習的眼界,從多個角度去理解英語、學習英語,把英語作為本身的一個技能而不僅僅是大學開設的一個科目、課堂內外英語教師留下的作業。因此高校英語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在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大學英語的學習意義。作為一個高校英語教師,對大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研究具有極大的時代意義。
一、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意義
1.語言與文化相輔相成。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語言習慣或語言特點都體現了這個國家或這個民族的文化內容。因此英語學習與跨文化意識之間的關系在語言與文化的關系上是相對應的,要想將英語語言學得到位、學得地道,就有必要去了解產生英語這門語言的環境和背景以及英語所對應的文化特點。因此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能夠打開學生了解英語文化的大門,引導學生更科學地學習英語。
2.了解西方文化習俗有利于拓寬學生知識面。學生僅僅在課本上的單詞和文章中間學習英語不利于學生培養跨文化意識,更不利于學生感受和了解西方的文化習俗。目前國內的西方節日熱其實也是西方文化習俗了解不全面的體現。年輕人只看到節日表面的慶祝、舞會等娛樂性活動,卻沒有深入地了解節日習俗背后形成的經歷和形成的原因,這個了解過程能使學生感受到不同國家不同的節日習俗背后的政治因素、宗教因素給文化帶來的差異和共同點,從而不斷地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和思維能力。
二、大學英語跨文化意識教學現狀
1. 教師的跨文化意識薄弱。跨文化教學的發展歷史比較短,一些高校教師的教學經驗雖然豐富,但是對一些新興地教育觀念和教育名詞沒有清晰地理解和充分的把握,導致教師本身對跨文化的認識不夠全面,對跨文化的主動學習也比較少,從而在課堂上不能夠給學生帶來專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
2. 學生缺少對異國文化的了解。目前學生雖然擁有豐富的途徑去了解異國文化,但是學生的控制能力和篩選、辨別能力不強,經常采用計算機網絡接觸營養含量較低的、沒有較大發展意義的外國文化,從而導致學生對文化的理解逐漸出現偏離,對異國文化的理解有較高的局限度,不能將文化背景與政治因素、民族信仰等眾多的因素相結合。學生對英語書本的接觸較少,除了英語專業的學生閱讀英文書本的現象較常見,一般很少見到學生對英文書本進行學習和研究,這也是學生對異國文化缺少了解的體現。
3. 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僅限于語法與詞匯。學生經歷了小學、初中以及高中的英語學習,對英語考試的成績更加看重,因此形成了已背誦英語單詞和英語課文為主的英語學習方法,并且學習觀念不容易改變。進入大學之后,學習的模式和學習的時間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學習的方法較難發生變化,因此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生中依舊保持陳舊的學習模式,把背單詞、背課文、學習語法作為學習英語的三大方法,卻不注重英語思維的培養和英語文化背景的熏陶,這無疑是表面功夫的學習,并不能真正地掌握到英語的魅力和精髓,不利于英語跨文化意識額培養。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策略
1. 提高教師對跨文化教學的認識。提高教師對跨文化教學的認識的最佳途徑就是對高校教師展開針對性地跨文化教學培訓,提高高校教師在相關方面的教學能力。例如,從跨文化教學的含義、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意義、跨文化培養在課堂中的應用等不停地方面對教師進行全面且細致的培訓和指導,從而綜合性地提高教師對跨文化教學的認識。
2. 充分利用教材。高效英語教材是許多學者以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平均學習能力為基礎,添加不同國家的文化學習內容進行編寫的,其中的知識難度、知識涉及范圍都設計得非常合理,學生應該配套高校英語課本制作出一套學習計劃,將英語課本中體現的學習思想和學習規劃進行一定程度地實踐。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對知識內容的準確度要求高非常高,教材的出版都是在多次確認和檢查之后進行的,因此高校選擇的英語教材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值得學生去研究和參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學好英語與了解英語的文化環境是分不開的,更需要從更深層次上理解學習英語的意義。在大學英語課堂中英語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在了解跨文化意識培養的基礎上相互配合,從充分利用教材、清晰理解異國文化的內涵和學習異國文化的標準和前提等途徑入手,改善目前存在的學生異國文化理解內容較少、教師跨文化培養認識不清晰等問題,提高高校英語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常曉梅,趙玉珊.提高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大學英語教學行動研究[J].外語界,2017(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