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東
摘要:隨著新時代社會經濟及不同階段的企業發展,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成了一門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在實際應用中,企業資產管理往往擁有其獨有的特征,企業的進步與壯大離不開優秀的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本文通過對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部分問題、難點的分析,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一系列完善措施,以期優化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完善措施。
關鍵詞:關鍵詞:企業固定資產;資產管理;完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9)10-0016-02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及不同階段的企業發展,企業對固定資產管理措施的關注程度逐漸增加,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包括資產采購、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養、處置及報廢等項目,日常工作中做好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一大舉措。固定資產管理是內部成本控制的關鍵。對減少企業資產流失、增加企業獲益、增強企業活力有較大的幫助。
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在企業管理應用中。正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是企業管理活力提升的一個關鍵環節。對于提高企業收益、節約企業成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許多企業內部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存在一系列的共性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提高,損害了企業的資金收益,減弱了企業的市場活力。
二、傳統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機制存在問題
(一)企業固定資產日常核算存在不足
不同的固定資產,由于工期時間差的進度差異,固定資產各項核算辦理存在時間差,加上財務人員為了方便省事,會一并將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入賬,同時固定資產管理臺賬不清晰,賬實不能一一對應等問題,體現了企業固定資產日常核算中存在一些不足,而這些問題,將影響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有可能導致固定資產提前報廢影響企業資源、資金配置,影響企業價值或者資金流失。
(二)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劃分不清晰
固定資產采購后,一般需要統一管理、維護、保護。一些固定資產在較長的使用年限后需要減值處置與報廢。但由于人員管理意識淡薄及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劃分不清晰等原因,企業內部負責人在日常工作中不主動、不重視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依賴于財務人員的責任感。最后的結果是僅有財務人員關注固定資產的管理,導致企業出現隨意采購固定資產、采購后的固定資產容易閑置、利用率低、受損害、減值較多等問題。固定資產管理存在大量不規范的地方,企業內部固定資產的借用、轉移、報廢等流程由于人員操作不規范,固定資產新增、更換、報廢時未嚴格執行移交流程和報廢標準流程而產生一系列問題。
(三)企業固定資產采購不夠透明
固定資產采購往往采購價格較高,采購占用資金較多,但資產采購制度的不合理、不細致。往往導致企業員工為求方便,不完全依照要求的采購程序進行,甚至某些員工為了一己私利與供貨商串通。采用圍標、指定供貨商等方式,采購部分對企業價值較低或明顯高于市場價值的固定資產,這樣的一種固定資產采購的不透明,不僅可能讓企業以較高的價格采購固定資產,造成企業利益的損失,同時,也為員工帶來了廉潔風險,管理容易出現差錯。
(四)企業固定資產賬實核對不符
固定資產臺賬的盤點具有跨度時間長、現場分布廣、盤點難度高等特點,在日常盤點中很難做好面面俱到。財務人員等擁有專業技能的人員一是對專業知識掌握不夠,盤點固定資產時存在一定的障礙:二是由于固定資產相對固定,保養維護不及時導致的固定資產損失或是誤丟失引致的固定資產的流失難以及時盤點,獲取的固定資產臺賬相對滯后。信息相對不準確。所以管理人員依據企業固定資產臺賬而做出的經營管理判斷由于數據來源的不及時、不準確,在判斷上可能存在偏差甚至做出錯誤決定,或者更替、報廢、處置下來的固定資產沒有及時處理,而造成公司管理成本的提升,同樣也是企業固定資產賬實核對不符所帶來的問題。固定資產賬實不符,影響的不僅僅是此階段的判斷決策,甚至有可能在一個較長的階段,由于固定資產管理減值的不正確,而導致中長期的決策失誤,造成企業策略的錯誤以及企業利益的受損。
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改進策略及完善措施
(一)建立一項透明的固定資產采購制度
固定資產價格相對較高。占用資金較多,但在實際采購中,往往會出現采購價格遠超市場實際價格,產品質量比同類產品低等現象,這一系列現象要求我們建立一個日趨合理的固定資產采購制度,提高采購透明度,明確采購中對于固定資產流程、價格及供貨商的要求,通過投標、公示、對供貨商審核等方式來保護企業利益,同時降低了發生廉潔問題的風險,使企業采購的固定資產價格趨于合理。在市場區間以內,減少企業資金無謂的流失,使固定資產采購趨于合理的制度化,企業能更好地把握固定資產采購進度、入庫流程,掌握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更好地做出企業的決策。
(二)增強員工個人意識以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視
員工意識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推動能起到關鍵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普遍會有員工個人意識不強、對固定資產辨別不清、管理不重視的問題。直接導致的問題是員工認為固定資產管理僅僅是財務人員的任務,而普通員工對企業固定資產不負有管理責任,使固定資產日常疏于管理,也造成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劃分不清。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在日常即把企業資產管理制度、規范、標準向員工進行宣貫,及時把新的制度、規范、標準宣傳至企業各部門,解答員工的疑問。建立固定資產管理員工薪酬獎懲機制,加強監督,樹立固定資產管理優秀員工典型。追責固定資產管理中過失員工,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來增強企業員工個人意識,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以此來推動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及成效。
(三)善于利用信息系統完成固定資產管理記錄及流轉
企業固定資產數據數量一般較多,現代信息化科技系統有能儲存大量數據、調取方便、便于流轉、便捷迅速的特點,固定資產管理與信息系統的結合,是如今財務管理的一大特點,但如何用好信息系統完成固定資產管理的記錄及流轉,一直是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應用的一個難點。用好信息系統,有利于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責任劃分、賬實的核對,在企業的實際應用中。應建立一套完善的現代化科技信息系統,該信息系統與固定資產應做到賬卡物實一致,給每個固定資產均建立對應的檔案,信息系統的數據可以準確地反映各個固定資產減值、折舊、保管單位、使用年限等情況,同時要求在企業固定資產新增、更換、報廢時應嚴格執行電子化移交流程和報廢流程。這樣的信息系統能提示固定資產減值、維護、保養管理時間,避免遺忘維護保養時間,自動提醒報廢或處置,通過信息系統的優化,企業的資金也能更加順利的流轉,減少資金的閑置時間,盤活資金的使用率。
(四)固定資產借用及報廢處置流程弊端優化
各部門之間對固定資產的借用相對隨意,日常管理制度中應厘清固定資產借用流程,劃分各部門的管理責任,明確借用者的職責與責任區間,嚴格執行借用及轉移手續,做到固定資產在誰手上,就由誰維護、保養,承擔固定資產因故減值、丟失的責任。而固定資產報廢流程,則是很容易出現貨物尚存有一定價值卻被報廢處置的情況,此現狀較容易造成公司固定資產的流失,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應使用固定資產借用及報廢處置流程弊端優化措施,在企業內部的固定資產報廢流程,應建立指向具體責任人問責考核制度,在固定資產報廢后。不應放下不管,應“回過頭”來,復盤報廢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及瑕疵,建立健全的閉環機制,不斷優化固定資產的報廢流程,注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則,若報廢設備殘值明顯較高或是固定資產輕微損壞、意外丟失仍被納入報廢處置,則此時應考慮考核設備報廢責任人。這樣,能更好地避免企業管理在固定資產管理借用及報廢流程中所存在的弊端,優化固定資產借用及報廢處置流程弊端。
(五)考慮建立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量化績效激勵機制
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在企業固定資產日常核算及管理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人的因素是較難把控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及責任感關系著固定資產管理的好壞,企業在人員管理過程中,考慮適當地采用量化績效激勵機制。將可以極大地推動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效地優化固定資產的管理,按照固定資產管理的不同節點、不同評價指標來建立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量化績效激勵機制,將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在日常管理的貢獻量化,每月或者每季度統計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貢獻比例,拿出企業一部分績效獎金,按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所貢獻的績效分配,增加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完成固定資產周期管理。當然側重點是放在財務部門以外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鼓勵這部分非專業人員更充分地參與到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中去。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資產管理是企業運營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如何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更是一項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本文首先從企業資產管理角度優化考慮。通過對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日常工作的一些疑難問題拆解與分析,然后結合企業管理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多項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一系列改進及優化措施,避免相關的弊端以期以一種有效的方式優化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其成果適合推廣至同類資產業務管理項目。在成果推廣應用中也具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