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娟


摘要:本文選取的研究樣本為2017年我國制藥業上市公司,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出,高管薪酬以及環境績效之間是負相關,這表明若高管薪酬高,環境績效便會降低。進一步反映出從高管的角度來說,提高企業環境績效勢叢會降低企業短期經營績效。高管的薪酬激勵,必須關注企業環境績效的考核。
關鍵詞:高管薪酬;環境績效;制造業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9)10-0018-02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得到重視。同時環境問題已成為一個絆腳石,對社會的發展造成一定阻礙,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制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同時,制藥工業在生產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量能源消耗,且污染物排放量也逐漸增加,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當前時代是低碳經濟發展的時代,制藥工業要想保持可持續發展,就需要不斷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力度,控制污染排放。
環境績效不僅反映了企業的環境保護效益,而且間接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環境績效不僅是保護環境的目標,也是高管的責任。本文旨在明晰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的相關關系。為企業制定高管薪酬、政府進行環境監督提供一定的決策依據。
一、相關研究述評
從高管薪酬與經濟績效的關系研究、環境績效與財務績效的關系研究、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的關系研究三方面進行文獻回顧與分析。
(一)高管薪酬與經濟績效
高管是負責企業戰略方針制定和生產經營的核心人員,他們的行為對企業的經濟績效會產生一定的影響,Coughlan(1985)等人是最早對企業高管的薪酬與其經濟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的學者,他們通過實證分析得出了企業高管薪酬與經濟績效兩者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的結論。Hall(1998)通過對美國大型商業公司的實證分析,也得到了高管薪酬與經濟績效具有顯著相關性的理論。隨著1998年以后,我國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水平的逐漸披露。國內對企業高管薪酬與經濟績效也開始進行研究,如楊大光(2018)、吳德軍(2013)都在研究中發現企業高管薪酬與經濟績效之間顯著正相關。
(二)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
近年來社會和政府機構要求企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并加強了管制與監督,這使得企業開始追求生態效益。正如Vanderlinde(1995)認為污染是一種無效的資源利用的標志,控制和預防戰略可以使公司節省大量成本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即環境保護的投資有利于財富的積累。張長江(2016)等人通過對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企業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之間存在雙向正向影響。即環境績效的提升會帶來財務績效的改進,同時,財務績效的增強會促進環境績效的提高。除此以外,鄧麗、張永亮等人也在各自的文章里支持此項觀點。
(三)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
有些研究人員認為企業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有著較為顯著的相關性,但是并沒有對研究結論達成一致的意見,如果企業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之間呈正相關關系,那么就意味著高管能夠推動企業環境績效的改善:如果企業高管的薪酬與公司的環境績效呈負相關關系。那么就說明改善企業的環境績效不能夠通過激勵高管的方式來完成。需要政府對企業環境績效加大監管的力度。Russo(2015)通過對美國電子設施工廠的研究發現高管激勵能夠提高工廠的環境績效,減少企業的廢氣和廢水排放量。Berrone(2009)通過研究重污染行業,發現企業的高管薪酬越高,環境績效就越好。也有學者認為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之間呈負相關關系。如學者Wails(2012)認為企業的高管薪酬越高,企業的環境績效水平越低。我國國內的研究中,李羅毅(2015)通過對2011-2013年A股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實證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了二者正相關的理論。王玉乾(2016)的研究結果也得出高管薪酬和環境績效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并且和企業的性質以及行業性質存在緊密聯系。而周暉和鄧舒等人(2017)從政府和法治水平兩個層面對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的關系進行研究,得出了二者具有倒u型關系的結論。且政府干預和法治水平對二者的關系具有明顯的影響。
2004年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在《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中指出,薪酬委員會每年度需審核高管的績效,其中包含與環境相關的績效。這表明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存在一定的關聯。本文以制藥業上市公司為樣本。深入探討其背后的機理,進一步揭示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的內在聯系。
二、研究假設
(一)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文以我國199家制藥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借助巨潮資訊網、各大企業的官方網站等平臺進行企業信息和環境績效數據的收集;借助國泰安數據庫對高管薪酬和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統計。
(二)研究假設
根據代理理論的聲譽模型可知,高管的市場價值取決于長期的業績與品行,
因此其必須努力工作。為企業創造價值。提升自己在高管市場中的聲譽。才能提高未來的薪酬水平。高管為了表現優異,會密切關注企業利益,關心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注重環境保護以及環境績效管理。由此可見。制藥業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呈正相關關系。
H1:企業的高管薪酬越好,企業的環境績效就越高。
三、變量設計
(一)因變量——環境績效
鑒于我國尚未建立權威的環境績效評分系統,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曾制定生態效益的相關指標,本文將其作為環境績效的代理變量。將產品價值與環境影響的比值作為生態效益數值。其中產品價值用企業的總收入TOR來表示。環境影響用來ESC來表示。也就是排污費。
環境績效的計算公式為:CEP=In[(TOR)/(ESC)]。
(二)自變量——高管薪酬(SALARY)
在報告期內,將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排名的前三位挑選出來。取薪酬相加總數的對數作為代理變量;而替代變量則用同期內監事、董事前三名的薪酬總和對數來表示。
(三)控制變量
1.企業規模(SIZE)
在當前的企業管理制度體系中。企業規模已經成為總資產額的代表。本文用資產總額對公司規模進行衡量,取期末總資產的對數進行實證分析。
2.企業性質(GOV)
國有企業在對環境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比民營企業更加完善。
3.環境認證(ISO)
一旦企業通過了ISO認證,則代表該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已經符合國際要求,證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合理控制污染物排放,達到環保標準,該認證是企業社會形象提升的重要依據。
4.重點排污單位
環保部已經對重點排污單位進行了明確規定,要求其按照法律要求,在公開平臺上及時公開環境信息,并保障信息真實、完整。
本文中運用到的所有變量及其含義如表1所示。
(四)建立模型
按照上面的分析,制定下面的線性回歸模型:
CEP=βo+β1SALARY+β2SIZE+β3GOV+β4ISO+β5PROTECT+e
其中,βo為常數項,β1-β3為各變量的系數,e為隨機干擾項。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多元線性回歸
從表2中看出,模型R方為0.57.調整后為0.33.表明其擬合度較好。表中F值為2.341.Sig值為0.000.小于0.01.表明自變量和因變量有著明顯的聯系。模型有著較強的顯著性。
由表2中看出。高管報酬總額的回歸系數為-0.032.t值為-1.626.Sig,值為0.034.Sig,值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說明其對因變量環境績效存在顯著影響。然而高管薪酬系數為負值,說明高管薪酬對環境績效存在顯著的負向影響。與假設1不相符??刂谱兞恐校髽I規模的Sig,值為0.024.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說明其對因變量環境績效存在顯著正向影響。環境認證的Sig,值是0.028.低于顯著性水平0.05.表明它對因變量環境績效有著明顯的影響。
(二)結論分析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制藥業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具有顯著相關關系,但是系數為負,說明高管薪酬越高,環境績效越低,與假設高管薪酬越高,環境績效越高相反。這一方面是因為數據采用的是年度數據,環境績效的提高可能有一定的滯后性,重污染行業環境績效提升所形成的競爭優勢無法在短期內惠及高管。二是高管薪酬中環境保護行為激勵不足所致,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反映的管理者績效和管理的精細概念將影響他們對目前環境績效行為的決策過程。所以。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環境績效的影響因素,結合環境績效指標,對高管薪酬標準進行分析,使薪酬指標與環境績效水平相一致。提高薪酬指標制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本文關于制造業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的研究,在理論與數據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相關關系的文獻。當然本文也有一定的局限:數據采用的是年度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管薪酬與環境績效相關性的研究,有待在后續的研究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