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芳

摘要:競爭性談判是一種非招標的政府采購方式,我國尚未出臺國有企業物資采購有關競爭性談判的規定。通過研究,國家招標投標法律法規未要求公開招標的物資采購項目是國有企業物資采購使用競爭性談判的適用范圍。結合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經驗,提出基于公開競爭性談判模式的物資采購方式,擬定競爭性談判評議程序,經過物資采購實踐,能夠實現物資采購質量、效率與價格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
關鍵詞:競爭性談判;公開;國有企業;物資采購
中圖分類號:F426+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9)10-0026-02
一、引言
競爭性談判作為一種非招標的政府采購方式,充分體現物資采購的競爭性原則、經濟效益原則和公平性原則。競爭性談判符合國際通用物資采購規則,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用。自從我國政府推行政府采購制度以來,各級政府對競爭性談判方式的物資采購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實踐,并取得了較為成功的經驗。據相關統計數據,競爭性談判采購方式在各省政府集中采購中占據了20%-40%的份額。
競爭性談判為采購人和報價人提供了談判的平臺和橋梁,既能充分體現采購人的實際訴求,也為報價人提供了展示空間,提升報價人的響應度和競爭性。進而達到優化采購方案和控制采購成本的目的。
鑒于目前我國尚未就國有企業物資采購行為出臺相關競爭性談判的規定,本文擬立足競爭性談判模式,結合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經驗。力求解決物資采購質量、效率與價格之間的問題,提出基于公開競爭性談判模式的物資采購方式,通過有意義的嘗試。為同類型物資采購提供實踐經驗。
二、競爭性談判的法律定義及適用范圍
競爭性談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規定的政府采購方式之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和《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令87號)的規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物資采購可以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①招標后沒有供應商投標或者沒有合格標的或者重新招標未能成立的:②技術復雜或者性質特殊。不能確定詳細規格或者具體要求的;③采用招標所需時間不能滿足用戶緊急需要的;④不能事先計算出價格總額的。
目前,國有企業物資采購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均未涉及競爭性談判物資采購方式。鑒于國有企業不是行政主體,依照“法無明文即自由”的原則,國有企業物資采購可以相對自由地使用競爭性談判方式。也就是說,除了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明確要求強制招標的物資采購項目之外。其他物資采購項目就是國有企業物資采購可以使用競爭性談判的適用范圍。
三、競爭性談判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競爭性談判物資采購模式具有高效、靈活和經濟的特點:①與公開招標方式相比,競爭性談判可以簡化采購程序,縮短物資采購的時間,提高采購的工作效率。②采購人與報價人直接面對面談判。能夠充分了解采購物資的最新信息和動向,以及報價人的水平和其產品性能,及時彌補談判方案存在的疏漏,減少采購工作中容易出現的死角問題,獲得符合預期要求的物資。③經過多輪談判和報價,能夠最大限度提升采購產品的性價比。減少采購成本。
競爭性談判作為一種非招標的物資采購模式,存在以下問題:①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夠完善,談判機制不明確。目前,競爭性談判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中對其適用范圍和組織程序提出了原則性的規定說明,談判程序的相關規定較為簡略、含糊。②競爭性談判的市場機制不健全,社會誠信體系與監督制度尚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競爭性談判的配套措施不完善,難以配合其有效發揮作用。③在實際操作中。競爭性談判容易誤解為無止境地節約采購成本。樸素的節約行為容易形成偏激的低價導向,重低價而忽視質量。忽略報價人的履約能力、信用因素。造成后續合同執行困難,管理成本高。④目前,競爭性談判的報價人名單來源一般有發布公告資格預審、合格供應商庫中抽取或采購人推薦等3種方式。在實際操作中采購人為了凸顯競爭性談判的高效性和靈活性。常常摒棄發布公告資格預審這種方式,容易造成人為操控報價人名單,產生腐敗現象,違背物資采購的公開、公平和公正原則。⑤采購人自由裁量權過大。一方面報價人名單的確定比較隨意,常常出現優秀的報價人被無理由地排斥在名單之外;另一方面推薦或確定中標人沒有明晰的評審標準。當報價人各方面情況基本相同時,采購人經常依據自己的好惡來推薦或確定中標人。
四、競爭性談判評議程序的擬定
評議程序的設計關系到整個競爭性談判質量的高低,程序設計應充分考慮采購物資的特點。制定適合實際的談判程序。為了解決競爭性談判模式存在的各種弊端。評議程序的擬定遵循以下原則:①評議程序符合實際,談判方案具有可操作性。②評議程序保證公平且具備充分的競爭性。設置切合實際的資格審核條件,盡可能采用公開資格預審形式。③評議程序要確保足夠、充分的談判,采購人與報價人采用面對面的交流互動方式。④評議程序采用多輪報價機制,并設定合理的心理價位,報價人的報價一旦進入心理價位區域,就進入最終輪報價程序。報價總輪次不宜超過5輪。⑤為了確保談判的競爭性,有效報價人宜多于5家。⑥評議程序的結果產生有效的中標候選人,其報價應為有效的最低報價。
公開競爭性談判評議程序分為人圍階段、競談階段和推薦中標候選人等3個步驟。
入圍階段分為2個階段。第1階段采用100%技術評分辦法。評議小組按技術評分辦法進行評議:當報價人多于設定數量N時。根據技術評分從高到低排序,前N名報價人進入第2階段;當報價人等于或少于N家單位時,所有報價人直接入圍第2階段;若報價人技術評分低于60分。則不進入第2階段。第2階段采用報價、技術綜合評分辦法,入圍第2階段的報價人提供第1輪報價,根據公式1計算綜合得分,對入圍報價人的綜合評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得分高者,排名靠前,綜合得分相同的,價格低者排名靠前,根據排名順序,取前N-2名進入競談階段,若不足N~2家,則直接進入競談階段。
綜合得分=第1輪報價得分xP%+入圍第1階段技術得分×(100-P)%(1)
式(1)中:P%——報價得分的計分百分比,如70%。
竟談階段采用多輪背靠背競爭性談判,所有報價人的競談報價不能高于入圍階段第1輪報價和標書設定的最高限價。按照最終輪有效報價排序,價格低者,排名靠前。若報價相同,以技術得分高者為優。
推薦中標候選人:按最終順序推薦1-2名中選候選人,供物資采購委員會決策。
五、競爭性談判的實例分析
以某EPC建設工程的油罐鋼板物資采購為例,物資估值4.150萬元,采購方式采用公開競爭性談判。2018年7月23日網上發布競爭性談判資格預審公告,至截止時間共有20家潛在報價人購買了報價文件,8月6日有18家報價人提交了報價文件。競爭性談判采用3步驟評議程序:第1步為入圍階段,人圍第1階段采用100%技術評分辦法,按照評分排序前8名報價人人圍第2階段;入圍第2階段8名報價人提供第1輪報價,采用技術、報價綜合評分辦法,按照評分排序前6名報價人進入第2步競談階段。第2步為競談階段,6名報價人分別提供第2輪和最終輪的報價,見表1。按照最終輪的報價。推薦報價人B、F為中標候選人,其中B最終報價3.255萬元,較其第1輪報價下浮了9.58%,較物資估值則降低了21.57%,節省工程造價895萬元。
通過本次公開競爭性談判,不僅滿足了物資采購有關質量和時間方面的要求,還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六、結論和建議
首先。國有企業物資采購采用競爭性談判模式,具有高效、靈活和經濟的優勢,同時也存在法律依據缺失、輕質量重價格、易發生腐敗等弊端。在具體物資采購實踐中應加強競爭性談判的流程規范。發揮優點克服不足,為高質量物資采購發揮積極作用。
其次。針對競爭性談判模式存在的弊端,優化競爭性談判評議程序,合理設定資格預審條件,提出基于公開競爭性談判模式的物資采購方式,通過物資采購實踐,基本上能夠解決物資采購質量、效率與價格之間的矛盾,
最后,隨著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的多元化和復雜化,競爭性談判采購模式的優勢勢必不斷凸顯,如何優化采購流程和評議程序、提高采購質量、降低廉政風險將是今后競爭性談判采購模式研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