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業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在于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師教學水平。當前的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傳統應試教育影響下設計作業較為枯燥單一,學生完成度偏低,不利于培養學生英語能力。對此,在新時期背景下應從多方面優化英語作業設計,最大限度提高作業實效和學生學習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作業;實效性;新時期
【作者簡介】孔素玲,姜堰實驗初級中學。
近年來,隨著核心素養理念提出,各個學科作業設計也朝著培養學生能力方向過渡。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布置作業方面應傾向于鞏固英語知識和培養語用思維以及能力等方面,因而初中英語教師應嘗試改變傳統作業設計形式,提高英語作業實效性。
一、實施分層作業
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即因材施教,即結合學生實際語言學習情況設計分層作業,促使不同英語水平學生均能消化所學知識,滿足鞏固和提高等不同需求,一定程度還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語言應用能力。教師在實施分層作業時,在教學目標方面應充分體現差異性,從而更好地滿足不同水平學生學習需求。對于教師而言,教學目標就是開展教學的參照物,也是學生發展需求。布置課程作業時應基于體現課程目標的基礎上,滿足各個層次學習語言學習需求。與此同時,作業分層還充分體現課程教學,即在尊重學生學習能力差異等基礎上體現課程目標。以8上 unit 1 Past and present中“Grammar”作業布置為例,該章節作業要求即讓學生掌握Grammar A Present perfect tense基礎上能根據時態表示的數軸產生感悟以及掌握一般疑問句、否定句等使用方式。教師可結合上述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深入思考Making sentences中收錄的習題,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語言知識有著思維層次性和邏輯性特點,結合學生英語學習水平設計作業可以拓寬學生語言視野,促使學生在夯實語言基礎的同時提高理解和應用能力。根據知識思維可將作業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為基礎,B為技能,C為發展,最大限度激活學生語言表達思維。再以8下 unit 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中“Reading A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作業布置為例,英語教師就可設計為以下層次性作業,①運用文本中動詞適當形式進行語句填空;②運用文本中詞匯歸納總結文章大意;③圍繞課文主題進行書面表達;上述三個作業均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要求,最大限度增強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二、布置多元作業
初中英語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堅持多樣性原則,最大限度豐富作業形式。例如可以為學生布置記憶型作業,目的在于訓練學生技能和基礎知識。多元化作業可充分滿足學生學習英語需求,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還應鼓勵學生參與其中,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設計作業,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作用,激發內在創造性潛能。以Unit 3 Lets Celebrate一課為例,英語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學習情況設計和萬圣節相關作業,可以選擇小組合作或獨立完成。作業形式不限于講解萬圣節來源、故事、書面表達,動手制作萬圣節南瓜燈和服裝等。多樣化作業方式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從而達到提高綜合素質目的。
三、采取有效評價
評價是課堂教學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如何評價作業成為當前教師教育中最為關鍵的問題之一,從整體層面分析,英語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業時應以鼓勵為主,例如在評改學生作文時可以寫一些如“Youve progressed a lot”“Well done!”等鼓勵性語言,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在不斷進步,也感悟到英語教師對自身的期望,從而不斷激勵自身努力學習。與此同時,英語教師還可和學生一同評價作業,讓學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挖掘學生內在潛能,提升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同樣以修改英語書面表達為例,當前大部分英語教師在評價一篇作文時會下意識查找學生是否存在單詞拼寫、時態、語法等錯誤,此類評價方式不僅單一枯燥,長此以往還會消磨學生參與英語寫作積極性。對此,英語教師可以和學生相互合作并在此過程中合理指導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各項錯誤,還應關注文章閃光點,例如總結性短語和經典句型,滿足學生內心渴望得到表揚的心理。除了上述英語作業評價方式,教師還可引入表演或演講等形式,即組織全班學生評價作業,讓每位學生均有展示自我的機會,一定程度還能提高的口語和聽力等英語能力。關于學生學期評價,需要教師綜合學生每周測驗、期中和期末等不同階段考試分數并在此過程中重點關注學生變化,觀察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學習態度較差的學生是否端正學習態度,由此一來才能促使每位學生均能取得進步。
四、結語
總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勢下,初中英語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改變傳統思路,注重培養學生語用能力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朝著提升自身核心素養方向不斷前進,由此一來才能實現預期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小航.初中英語作業的有效性設計[J].新課程(中),2017 (10):205-205.
[2]張艷.提高農村初中英語課外作業有效性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7(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