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明
摘要:指出了蓬勃發展的旅游業給相關景區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由此也帶動了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但是在開發旅游項目的過程中。一些景區只顧短期的經濟效益,存在環境保護不到位問題,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給當地的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的危害。從目前旅游景區開發和環境保護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出發,分析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景區開發;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9-0261-02
1引言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人民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我國的旅游也開始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的增長提供了巨大的動能。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景區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產生了矛盾。為了能讓我國的生態環境變得更好,同時使我國的旅游業更好的發展下去,應該注意景區開發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問題,讓天更藍,水更綠,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2旅游景區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2.1部分游客素質較差。景區清潔不到位
在人們旅游的過程中,很容易看到這樣的景象,地上散落著很多塑料袋零食袋以及其他廢棄的垃圾,明明旁邊就有垃圾桶,可很多游客還是選擇隨手丟棄,一些垃圾隨風散落,既污染了環境,又加大了景區清掃的難度。而對于景區方面來說,也沒有協調好員工的工作,導致有些垃圾清掃不及時,造成景區環境的污染。
2.2旅游景區過度追求經濟效益
如今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一些景區為了吸引游客開始想方設法的增加花樣項目,以求在旅游行業中保持較高的競爭力,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有的項目新穎而富有創造力,但是有的項目卻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比如說山林景區的索道、建筑物等,有的景區就砍伐了大批的樹木,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還有一些古跡遺址,因為年代比較久遠所以環境相對脆弱,但有的景區只顧經濟效益,不分批次的接待游客,造成景區容量過大,環境負擔較重。
2.3景區的管理體制不健全
相比較其他國家,我國旅游業起步較晚,管理體制還存在一定問題。比如一個景區卻分屬于旅游,林業,環保等多個部門,在景區的發展和責任追究制度上,有很大的分散性,缺乏一個系統的開發管理方案。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在景區發生意外事故時,由于景區背后的部門繁多,難以追究具體責任,容易出現“踢皮球”的問題。
2.4旅游景區缺乏科學管理意識
作為旅游景區,不光是營業,接待游客這么簡單,還要考慮到當地的人文環境,生態環境等。在景區的發展中,不能只注重景區經濟利益的提升,還要照顧當地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將這些因素統籌結合起來,做到科學發展。
3促進景區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措施
景區開發和環境保護的問題也是經濟和生態建設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這句話一語道破了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的問題,那就是要協調發展。所以為了促進景區開發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3.1科學的規劃景區的發展。確保旅游資源能夠科學合理的被開發
景區的發展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長遠的發展過程。所以在剛開始發展之前,就要把眼光放長遠,科學的規劃它未來的發展道路。在景區的規劃中,不光要提出未來發展的方向,還要提出具體的實施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一些景區雖然也打著保護生態環境的旗號,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還是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棄環境保護與不顧,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所以在景區開發之前,一定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科學的規劃景區未來的發展道路,聘請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到規劃過程中,確保在景區開發的過程中,生態環境不受到破壞。在環境保護的同時,也可以利用先進技術提高景觀資源的利用率和環境保護的效率,使景區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3.2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健全責任體制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想實現旅游景區科學合理的開發,就必須要制定一系列的規則和法律法規,通過立法的形式來保障旅游業的科學發展。我國的旅游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到目前為止,也制定了許多的法律法規,比如說《自然環境保護法》等。這些法律法規通過具體的法律條文規定了在景區發展中相關人員應該遵守的規則。就像我國有《憲法》和地方性法規一樣,不同的地方也要根據自身環境的不同制定符合當地景區發展的法規,因地制宜的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另外對于政府部門來說,也要加強監管力度,在具體的監監管過程中要嚴格執法,絕不姑息任何一個危害當地自然環境的行為。政府的監管就像是一雙大手,能夠有效的抓住那些漏網之魚。景區的發展與政府的作為息息相關。對于一些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如改變景觀自然樣貌修建滑草等項目的景點,政府要及時的進行干預,規范旅游景區的行為。
3.3改變傳統旅游發展方式,推廣更加綠色節能的生態旅游
當前隨著一些地區自然環境遭受到的破壞,人們開始反思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有些地方更是開始推廣綠色生態旅游。那什么叫生態旅游呢?顧名思義就是在景區發展的過程中,以保護自然環境為主,由這一宗旨衍生出許多可供游客休閑娛樂的方式。比如說現在大火的“農家樂”,“農家樂”主要建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城鎮鄉村,那里經濟不算發達,但交通便利,生態環境優美。一些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們,尤其是以白領等上班族為主,在城市生活節奏較快,渴望過一種慢節奏的、悠閑的生活來調節自己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于是就會選擇去“農家樂”品嘗一些當地的飯菜,并且參與一下蔬菜瓜果的種植,通過步行,騎自行車等交通方式來達到放松自己、游覽景觀的目的。這種生態旅游發展模式不僅對自然環境極為友好,而且還能帶動當地經濟薄弱地區的發展。隨著當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這種生態旅游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所以要想促進景區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并舉,發展綠色生態旅游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4.4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游客環境保護意識
景區自然環境的破壞,除了景區管理不當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游客環保意識較差。比如在現實生活中,去景區旅游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隨手扔垃圾的人,哪怕垃圾箱就在他的不遠處;還有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爬到樹上折花搖樹的人;還有在游覽一些名勝古跡的時候經常能看到有些文物古跡上刻著“某某到此一游”的符號,有些時候盡管景區管理人員已經指出行為不當,但游客還是不以為意,從而導致景區環境的破壞。所以必須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在旅游過程中能夠做到不隨意踐踏草坪、不隨意采摘花朵、不亂丟垃圾、不亂涂亂畫。另外景區還可以采取處罰辦法,對于一些違反規則破壞環境的行為,對游客進行相應的處罰,減少破壞環境行為的發生。
3.5引進專業的人才。參與景區的開發和管理
景區的開發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旅游業說到底還是要面向市場,所以盡量聘請專業知識人員,及時掌握市場的動向,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提升景區管理效率,提高景區的競爭力。另外我國缺少專業的環境保護人才,景區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聘請環境保護的專業人才,通過對景區附近植被動物等自然環境的考察,規劃出更適合景區發展的道路。只有經濟發展和生態發展兩手并抓,景區才能發展地更好。就比如我國比較著名的“雅丹地貌”景觀,那里的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在景區開發和管理的過程中,應該聘請專業的地質人員對“雅丹地貌”的發展做出合理的規劃,以免破壞自然環境。
4總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于景區發展來說,經濟效益的提升和自然環境的保護并不是矛盾體,而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國的旅游業雖然起步較慢,比不上其他發達國家,但是發展較為迅速,如果能解決好在景區發展過程中與生態環境的矛盾問題,我國的旅游業會獲得更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