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本文以英語寫作教學為例,探索了“互聯網+英語教育+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問題,主張在信息技術支持下進行精準教學,建立課前感知,通過網絡資源讓學生利用平臺自學感知,測評,根據數據分析,設立精準的教學目標,進行主題切入,媒體干預,提升拓展的課堂教學步驟,形成課后跟蹤內化的五環節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 信息技術;英語;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策略;實踐
一、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混合式課堂教學的背景
當今社會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互聯網+教育,互聯網+學習,互聯網+英語學習,無處不在,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是英語教育教學的必然選擇,國內已有很多互聯網軟件支持英語學習,取得良好效果, 因此,對于教師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改變過去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英語課堂結構,使智能教學系統在課堂上的應用和研究工作勢在必行。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了我國信息化教育發展的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提出堅持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理念,激發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推動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創新,所以信息技術和我們英語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通過線上線下的學習,無處不在的泛在學習,憑借強大的教學資源,實現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是當代教師為之奮斗的目標,這也是我們二十一世紀英語教師必須面臨的挑戰。
二、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混合式課堂教學的理論
混合式教學在國內外已有很多學者專家進行過研究,何克抗老師在2004年第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上,第一次倡導“混合式教學”的概念,他認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數字化網絡化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引領和監控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旌鲜浇虒W模式經過發展和演變實現了多媒體和傳統教學的有效結合,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在線學習的迅猛發展,為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混合式教育模式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使學習情景化,多功能化,泛在化。施建國教授在2017年全國信息化教學大會上指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可以重構學習空間,增強學習內驅力,推動教育教學精準化,提高學習者的認知水平,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也就是以信息技術支持的混合式教學不再受時間和空間所限,利用網絡平臺隨時隨地的學習,同時利用電腦技術把看起來枯燥無味純知識化的文本制作成適合學生年齡的圖文并茂的學習資源,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教育精準化就是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老師可以在大數據平臺上獲得課前評價,分析學生分析學情,精準的制定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目標,開展活動?;旌鲜秸n堂是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科學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并且利用平臺進行課后跟蹤,不斷生成記錄分析數據的過程,是科學技術信息化和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這給所有一線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混合式課堂教學策略
混合式課堂教學是在互聯網學習環境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共享,共贏,共融的發展空間,在這種教學策略下即關注混合式教學環境下的學生體驗,同時還要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師生共同成長。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信息技術支持的同時使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內容先解構再建構,采用支架原理,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完成學習任務,語言學習通過感知,吸收內化,建構自己的語言解構,然后獨立創造性的使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搭建思維的平臺,培養英語思維的能力。同時利用大數據平臺記錄和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適時評價,給教師精準教學提供了依據。
四、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混合式教學活動應遵循一定的教學策略和原則,結合國內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我們課題組的實踐研究,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入手,總結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寫作教學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建構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有三方面:第一課前感知,實現課前能夠感知學生的存在的問題,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精準的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第二精準教學,課堂實踐,根據精準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然后進行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第三課后內化及精準評價,訓練學生在課后能夠達到基于課堂深入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訓練,達到來源于課堂又超越于課堂的能力。通過使用網絡智能平臺的數據來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量化分析,進行精準教學,使之與課堂教學深度結合,我們的研究就是利用互聯網的有效數據、豐富優質資源,促進英語教師的精準教學,促進學生精準學習。
五、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混合式課堂教學活動實踐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實踐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寫作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總結如下:
1、利用數據分析學生,制定精準的教學目標
通過數據收集和分析,在翼課網的平臺上,精準化地分析學生學習行為的數據。通過對學生進行深入分析,找準學生的共性問題,如詞匯的發音,拼寫,語法的錯誤和學生認知方面的弱項,然后有的放矢的制定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度,文化以及發展學生思維品質方面的目標,使教學更加有的放矢。比如,每次學習任務布置后通過網絡平臺將數據分析,會出現及格率,平均分,和每個學生任務完成的時間和具體分數。這樣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數據的分析,對癥下藥,針對性很強地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平臺這種個性化和小組合作的課前學習方式,完成知識儲備和預習階段任務,教師能夠對學生的整體和個體情況全面了解,達到了對每個學生進行了科學的診測。達到精準教學和分層教學,做到有的放矢,精準教學,各有所獲。
2、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混合式課堂教學的步驟
經過探索互聯網+英語教育背景下的英語寫作課堂教學模式之路和一年多的混合式英語寫作課堂的教學實踐,初步建立了在互聯網背景下英語寫作教學的三步法,這個課堂教學步驟分三步,在進行精準教學的前提下,第一,建立課前感知,通過網絡資源讓學生利用平臺自學感知,測評,根據數據分析,設立精準的教學目標,第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導課,展示環節,進行主題切入,媒體干預,提升拓展的課堂教學步驟,第三,形成課后跟蹤內化的,平臺跟蹤分析學生學習行為的適時評價。
3、精準教學,尊重差異,因地制宜,分層教學
在精準教學的同時,尊重差異,具體的分層,實現個性化學習提升學習的高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性,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網絡平臺的學習,那些基礎薄弱的孩子能夠激發興趣的基礎上去掌握和消化上課理解不到位的內容,基礎稍好的學生能夠通過其他的課外讀物和視頻音頻資源進行全面英語能力的提升,這樣既能夠保證學困生提升自己的能力,又可以使學優生擴大他們的視野,見識更多的英語素材,提高他們用英語做事的能力,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滲漏學習策略。通過翼課網這個數字化平臺,分層學習,分別指導,線上線下分別評價,學生和教師也可以在線交流分享,獲取個性化學習通道,教師也可以根據平臺反饋的數據及時進行總結和評價,為學困生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為學優生的拓展提升提供及時的平臺,避免學生過早兩級分化,提升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
六、結語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們建立了互聯網平臺干預的課堂教學模式,網絡平臺可以提供網絡數據,教師可以對數據進行觀察,記錄,分析,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設計,進行課上媒體干預,課后跟蹤內化,實現精準教學評價的新一代混合式教學模式。同時學生們在互聯網媒體的支持下,更高效的提高英語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能力。學生還可以將課本聽力、閱讀、語法、和寫作等利用網絡平臺自主練習,平臺及時有效科學化的多樣評價和鼓勵大大加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日新月異發展的互聯網為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平臺,利用這個平臺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激發和保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這個互聯網+的環境中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和不斷進步的喜悅,成了我們這一代英語教師孜孜以求的目標,對教師而言,利用各種互聯網平臺和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給傳統的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新思路,,通過互聯網的數據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分析.然后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設計,進行課堂教學實施,探討出適合學生發展的英語混合式課教學的模式是我們當代英語教師面臨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EB/OL]. 2018.
[2] 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 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臺為例.現代教育技術,2014.5.
[3] 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國內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在述評——基于混合式教學研究的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18.
[4] 劉道義.啟智性英語教學之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5.1.
[5] ThomasL.Good/JereEBr.譯者 陶志瓊.透視課堂《looking classroo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1.
[6] Cochran, K.F, DeRuite, J.A.,& King, R. A.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93(4)9-13.
【作者簡介】
龔朝暉,中學高級英語教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附中教師,陜西省教學能手,省學科帶頭人工作坊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