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小強
摘 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注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全面深度融合,推動教育理念變革、提高教育質量不僅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地位重要,而且在促進教育公平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文章從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優越性出發,通過具體實例,探析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課堂教學;融合
一、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優越性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興趣”。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虒W時借助信息技術豐富的信息資源,并通過多樣化的手段予以展示,教師輕松地教,學生輕松地學,使寓教于樂成為現實。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教學中課堂知識的傳播主要來源于教師的口授與黑板板書,這兩者的速度深深地制約著課堂信息量。運用信息技術展示教學素材的速度特別快,從而加快了課堂節奏,節省了課堂時間,增加了課堂容量,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運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探索知識、發現規律的過程??墒窃趯嶋H教學過程中,僅憑教師空洞的說教,抽象的描述,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能夠同步調動多種感官,將教學重點和難點一一呈現出來,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入其境,讓學生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四)運用信息技術,改善學生學習方法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成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催化劑。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可以向計算機尋求幫助,可以通過QQ尋求他人的指點。在信息技術這個平臺中,學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發揮,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實例
(一)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深度融合
識字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為了提高識字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語文教師可將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有效融合起來。例如,教學《牛郎織女》一課時,本節課有很多生字新詞。教師可讓學生提前對生字新詞進行預習,在此基礎上用多媒體呈現一個“牛吃草”的單機小游戲。這樣的游戲方式不僅檢驗了學生的預習效果,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識字積極性。
(二)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的深度融合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同樣可有效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課時,通過閱讀,大部分學生對童話說明的道理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少部分學生無法在大腦中建立起表象聯系。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動畫將孩子辛勤種花的過程展現出來,從而理解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誠實的。
(三)信息技術與寫作教學的深度融合
為提高寫作教學質量,教師可將寫作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例如,在一次寫作課上,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有關“鴿子”的視頻。看到視頻中各種顏色的鴿子,學生們神情興奮,恨不得將鴿子抓在手中欣賞。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讓學生結合剛才的視頻觀看感受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由于受到視頻的視覺刺激,學生們擬出了各種各樣的作文題目,如《和平之鴿》《群鴿飛揚》《爺爺養的鴿子》等,寫出的作文也別樣精彩。
(四)信息技術與口語交際教學的深度融合
教師還可將信息技術與口語交際教學進行深度融合。例如,在一次口語交際課上,教師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與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的視頻,倡導學生保護野生動物。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讓學生討論如何有效保護野生動物。受多媒體視頻的影響,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學生說:“保護野生動物應從每個人做起,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庇械膶W生說:“應不斷建立和完善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有的學生說:“應加大對捕殺野生動物的懲處力度?!痹诒竟澘谡Z交際課中,由于有效運用了信息技術,激發了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積極性,提高口語交際課的質量。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探索
(一)更新理念、不斷學習促融合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要樹立終身學習和主動學習的意識,跟上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熟練掌握各類教育信息技術。比如通信工具QQ、演示文稿工具PPT、畫圖軟件PS、微課制作工具錄屏軟件、視頻編輯軟件格式工廠等。只有熟練掌握這些工具,才可能自如的實現信息技術和教學的融合。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利用研修平臺促融合
1.充分利用“微課”平臺,深化對某個主題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探討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新途徑,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同時,嘗試把“微課”資源用在教師備課、課件制作、課堂教學等教學活動中。
2.充分利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平臺,結合自身實際,礪煉教學新技能,聚合名師的教學智慧,促進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
3.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和微信群。通過創建班級微信群,拓寬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自主的學習環境;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交互性,探索微信這種新型網絡交流平臺與常規教育教學的有機結合,促進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
(三)加大資源共享促融合
加大資源共享的力度,充分發揮學校公眾平臺的作用,把專家培訓資源、校本研修資源、網上搜集的資源的價值共享化和最大化,促進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柳俐.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D].浙江大學.
[2]戴曉娥.整合視野下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15(3):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