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梅


中考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更是學生求學生涯中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會引導學生會學習、愛學習、主動學習、熱衷于探索學習規律,最后取得令自己滿意的學習效果和優異的中考成績。歷史是中考學科,如果教師在每一節課上都能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得當,則能給學生減壓,舒緩學生沉甸甸的心理壓力,給學生鼓勁加油,也能增強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信心的。因為成功的歷史課能讓他們體味到生活中有快樂,苦學中有樂趣。基于此,本文將我在中考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簡單歸納為幾點,供同行參考。
一、穩定學生情緒,讓學生盡快接受教師和教師的教學風格
接手新的學生,無論對學生還是對教師而言,大家彼此都很陌生,師生之間都很想了解對方。因此,我認為,盡快讓學生接受我和我的教學風格,對學生是否喜歡學習歷史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充分利用前導課介紹我的要求和我的教學方法,以便和學生達成共識。我利用課下時間和學生溝通,快速識記學生的名字,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狀態。作業批改中使用諸如“真好”“棒棒的”“加油”“仔細點會更好”“不錯呦”“你真牛”等激勵的語言。不到一個月,整個九年級的學生我已經基本熟悉了,因而上課和輔導起來比較得心應手。在課上,我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相關知識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建立起一個一個的知識樹,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對知識點的異同進行對比辨析,一段時間后,學生已然接受了我和我的教學方法,對以后的教和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二、激勵學生,采取簡便快捷的學習方法
(一)針對學生情況,“因材施教”
實踐證明,每屆接手中考學生,都感覺學生的歷史基礎底子非常薄弱,多數學生連中國古代歷史的朝代更迭及建立者都是陌生的,對知識的記憶零散而混亂,不成體系。面對一年后即將來臨的中考,我感覺肩上的擔子很沉重。因此,針對情況各異的學生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聯系的方法,進行新舊知識的牽連和對比。一邊學新課一邊復習舊課,在課堂上進行相關知識的專題化,化零為整,避免知識的零散和混亂,引導學生進行聯想記憶。同時,盡力融洽與學生的關系,對學生做到愛中有嚴。每天堅持課前小測,及時批閱并督促糾錯,對后進生鎖定目標、跟蹤輔導。后進生的起色不小,心理問題得到了解決。
(二)教給學生簡單便捷的記憶方法
對重要知識點,學生容易混淆頭疼的,我就想辦法編成順口溜,比起那些枯燥無味的死記硬背,學生更喜歡前者。現整理如下:
1.中國歷史朝代歌 ?2.識記唐朝三位有作為的皇帝
3.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及文獻 4.三次科技革命
5.兩次世界大戰
我認為,學生要學好歷史,主要在于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和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因而,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教給學生知識更為重要。
三、采取正確的復習策略,一步步踏實完成每一個復習環節
中考復習最關鍵的是要制定正確可行的中考復習策略。我的做法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合理安排中考前的每一段時間,有步驟地制定科學可行的復習目標,把握和實施復習環節。一般來講,三月份單元復習完畢,四月份綜合,五月份加強提高。這三個復習環節是提高中考質量的命脈。
(一)三月份單元復習
每一單元的知識點復習,要引導學生形成知識結構的聯系,切忌斷章取義的死記硬背,利用課上、課下輔導、小測的形式不斷強化,這樣不但知識點可以記得更長久,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就學會了在復習中尋找相關知識的前后聯系,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起到事倍功半的學習效果。
(二)四月份綜合復習
四月份的綜合復習是中考復習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具體做法是:教師認真學習、分析中考考試說明,根據考試說明制定具體可行的復習提綱,對各個知識點逐個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把它們分步落實到每一節復習課中,讓學生牢牢掌握每一節的復習內容,再加上小測的鞏固驗收,爭取做到分步復習內容堂堂清。復習中,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反復強調。
(三)五月份加強提高
根據學生復習中較薄弱的知識點,教師必須制定針對性的專項復習內容,在課上反復訓練,但一定要在學生有興趣的前提下,讓學生邊學習邊自省,達到加強提高的效果。
(四)六月份終點沖刺
教師將平時積累的近幾年的中考題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通常情況下,學生完成并掌握基礎知識后,會發現中考試題規律,教師隨之進行答題策略的引導。在一套套中考題的熟練答題過程中,學生也會享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可增強學生中考的信心。
以上是我在中考復習中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我認為,教無定法,只要想辦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勇于并善于在教學領域里創新、嘗試,不怕失敗,終能探索出教學的好方法,提高學生的中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