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洪
重慶工商學校 重慶 402289
項目任務教學法是項目教學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綜合,它將一個項目分成多個獨立任務,從任務描述,任務目標,到任務的實施,以及任務檢測、評價與反思,均由學生在教師的適時指導下,以小組合作或單獨的工作形式完成。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掌握整個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強化學生多項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發動機課程教學中教師按照傳統教學方法教學,以PPT演示講授為主,現場演示實訓內容后分小組練習,學生連續長時間操作某一項教學內容,容易產生枯燥、疲勞感,且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脫節,教學評價不完善,無法對教學質量產生有效評價。
發動機課程是汽修專業核心課程,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以學生為中心,制定“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貼合中職學生學習能力,難易適中,重點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學習的思考能力和職業意識。
教材采用“項目-任務”的形式編寫,以項目為導向,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體現“做中學”教學理念。通過掌握“項目-任務”流程,將理論知識系統化,并結合實際工作過程,選擇典型項目之后進行提煉,精心設計出具體課程任務;再將任務分解為子任務,通過巧妙的子任務設計,將新知識點蘊含于子任務中。“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拆裝”分為6個項目,每一個項目約有2個任務,共11個任務。每個任務包括“任務描述”,“任務目標”,“任務的實施”,以及“任務檢測”、“評價與反思”。
以項目“配氣機構”中任務1“氣門組的構造與拆裝”舉例:
教師在上課時首先要求學生分小組學習,了解任務的描述,任務目標,學習相關知識,包括“氣門、氣門導管、氣門油封、氣門座、氣門彈簧”等。學生小組學習后,教師進行指導講解,講課途中進行“友情提示”,提出“思考問題:如何區分進氣門和排氣門呢?”等,學生跟著老師思路進行學習。相關知識學習完畢后,每小組討論如何開展“氣門組的構造與拆裝”任務,首先打開手機掃描教材上的二維碼,觀看操作視頻中的準備和操作過程,操作準備包括完成此項學習任務應該準備的工具、設備名稱,型號說明和數量,氣門組的拆裝操作過程包括如何拆下氣門組和如何裝配氣門組。觀看完視頻,小組討論、合作完成“氣門組的拆裝”任務,若有不會操作的地方再向老師請教。
項目任務教學法的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理論評價和實踐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由于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可以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學生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可以向其他小組或者教師請教,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展開總結性的任務探討,教師要對學生完成的任務作品進行展示和經驗交流,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拓寬學生的認知面。
項目任務教學法從實際任務入手,明確了教學目的,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實現教學相長,將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緊密結合。教師使用項目任務教學法應能有效融合各自的特色,在教學實踐中靈活、有效地運用其各自的優勢。在對學生的充分尊重與信任基礎上,方能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提升職業能力,運用合理評價的調控激勵作用,實現真正有意義的教學,彰顯教育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