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嫻
(江蘇省常州市中山路小學 江蘇 常州 213004)
近年來,城鄉學校因受外地生源增長的影響,差生比例較大,實踐證明,這類學校要提高質量,關鍵在于大面積提高轉變差生。因此,了解差生,掌握差生的不同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措施,促進差生進步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新課題。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差生轉化方面積累的大量筆記記錄,了解差生特點是促進差生進步的基礎,就其性格、行為表現來看差生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筆者主要是對不同特點的差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下面就每一類型的差生及轉化時注意的方面作以表述:
這類差生容易與人產生矛盾,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以勢壓人,學習時精神分散,上課搞小動作,考試作弊,成績不好,對老師、家長的批評不易接受,易產生頂撞、報復現象。轉變這類差生,須注意五個方面:一是實事求是。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掌握學生的第一手材料,談話要有的放矢。二是心平氣和。學生不愿講出的事實真相或避重就輕或推卸責任,教師應耐心疏導。三是啟發誘導。要肯定學生的長處優點,然后指出其缺點,說明原因,分析其今后發展的方向。四是加強接觸。要滿腔熱情地關懷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一旦他們有進步要給予肯定與鼓勵。五是及時家訪。了解這些學生家庭教育和環境影響的情況,并向家長提出要求,采取適當的教育方法。
這類差生對集體或周圍發生的事情漠不關心,自尊心受到損害會有強烈的反應,學習上很少請教別人,知識缺漏大,作業無法完成,考試式績每況愈下,從而產生消情緒,對教師、家長批評教育部表態,不愿表露內心世界,這些差生大部分是后添影響造成的,如父母離異、父母早亡、家庭經濟條件差等。要教育這類內向型差生,須注意四個方面:一是滿懷熱情。要使他們還青少年天真活潑、朝氣勃勃的面目,教師要懷著深厚的愛心幫助他們,促使他們向老師吐露其內心世界,改變其對周圍的冷漠態度。二是耐心知致。轉變他們是不可能在短期內通過幾次談話就奏效的,要通過細水長流的思想教育工作。三是大膽信任。這些學生由于長期壓抑,表現自身能力的機會不多,往往不善言辭,但他們也有一定長處,如愛好書法、美術、手工制作等,教師應創造機會讓他們充分表現,使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和歡樂,激起他們的上進心。四是及時引導。他們有了一定進步時,教師要及時鼓勵,他們受到挫折,思想波動時,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切忌大聲訓斥和公開批評。
這類差生在集體中自卑感嚴重,怕同學欺侮、看不起、怕別人嘲笑、怕同學老師嫌棄;一旦成績不及格,會很長時間消沉滑坡;同學間有矛盾,他會傷感沖動,甚至痛苦。要教育好這類學生,欲從三方面入手:首先,熱情指導。應從生活上關懷指導他們,溝通師生感情,打消他們心中的各種疑慮、恐懼,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從而自愿講出心里話。學習上,特別是學習方法上,教師要給他們特別指導,穩定其學習情緒,再進一步從思想上幫他們提高認識水平,增強分辨是非,真偽普惡的能力。其次,積極激勵。可安排他們擔任生活委員、文娛委員、勞動委員和科代表等工作,在實踐中增強自信心。有了成績再及時表揚,有缺點則只須通過個別談話,啟發他們認識。同時,通過班級干部共同幫助,使他們對集體、他人產生信任感。再次,加強鞭策。這類學生情緒起伏不定,當他們有了成績時,容易產生驕傲情緒,教師應在肯定其進步時,用辯證唯物方法幫他們分析進步的原因,并幫助他們處理好個人和集體、缺點與優點、落后與進步的關系。
這類差生往往表現為紀律差、作風散、隨意性強、打擊同學、喜歡動手動腳、亂寫亂畫、亂吐亂丟,不愛護甚至損壞公共財產,學習上精神分散,甚至搗亂,容易出現偏科現象。教師批評收效甚微,出現不符合實際時,會大發雷霆,罵老師,甚至出現偏激行為,如吸煙、賭博、盜竊等。教育好這類學生(只有在事實面前)特別要注意工作方法:首先,深入了解,不能泛談大道理,也不能輕易找他們談話,必須細致調查了解,掌握真實情況,這類學生只在掌握事實面前,才承認錯誤。其次,嚴格要求。屢教不改,反復錯誤,是這類學生的特點,因此有必要恰當地給予必要的紀律處分,并要求他們作出深刻自我批評和改正錯誤的保證。再次,耐心疏導。對受到處分反而變本加厲的學生,一是用發展的觀點啟發他們;二是創造激勵他們進步的氛圍;三是尋找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充分肯定;四是爭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科學地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防差轉差是我們教育永遠面對的一個問題,既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所謂的一沉不變。只要我們對學生一視同仁,像認可我們的十指不同樣齊一樣,認可學生的差異性,不要成有偏見,從愛心出發,按實際辦事,將我們的動機原則和效果統一起來,因地、因時、因材施教,就能真正把差生轉化工作做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