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莎莎
“浪漫主義”這一術語,是由“浪漫的”(Romantic,羅曼蒂克)這個形容詞演化而成的。與美術史每一次新浪潮一般,浪漫一詞一開始被使用總帶著些許不好的意味,而后才漸漸并獲得“宜人的憂郁”這樣一種附加的含義。
“浪漫主義”是一種文學藝術的基本創作方法和風格,其興起最早在德國,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文學的主要思潮流派。在那個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專制,在藝術上與古典主義相對立,屬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一種意識形態。它反映在藝術的各個領域:詩歌、繪畫,雕塑。也在歐洲各國順利開花。
浪漫主義運動的口號是:抒情主義、回歸自然、回到中世紀。浪漫主義對中古世紀特別是哥特時代那些曾經群體一致的生活多做懷想,有對啟蒙運動的世界主義思想心生向往,于是將曾經受過破壞、廢棄的古跡予以修復或者收藏保存還原其美感與宗教感。這份興趣被推至歷史盡頭回歸了自然,于是風景成為了藝術家與人們最好的修道場,大家沉湎其中尋找自我。浪漫主義詩人作家以至于繪畫一下席卷歐洲,德拉克羅瓦就是期間第一浪漫主義繪畫大師。
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從大衛開始慢慢轉向,籍里科的梅杜莎之筏到德拉克羅瓦的西奧的屠殺,而此后德拉克羅瓦的作品越發充滿浪漫主義風格,善于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變成藝術形象,其表達感情的深度與力量以及在描繪運動的激烈和氣勢方面,很少有人能與之相比。成名作《但丁的小舟》取材于但丁《神曲》表現善與惡矛盾的作品,以其情感洋溢的形象、悲劇性的力量、對人類災難的真實描繪和大膽的構圖,使他成為浪漫主義的中心人物。
德拉克洛瓦對色彩有著極深的研究,他早已熟知使用視覺調和和對比,對色彩畫家來說是件很有幫助的事情。那個時代的色彩畫家的調色盤一個比一個鮮明起來,掌握了更多的光和色,德拉克羅瓦就是在訪問英國期間,英國畫家透納和康斯太布爾的鮮明色彩給了他很深的啟發,使他對法國學院派線條的艱澀和色彩的貧瘠更為不滿,在其后的作品中他著意強調光和色的微妙關系,取材于莎士比亞、歌德、拜倫等文學作品的一批畫作,均以繽紛的色彩、宏大的構圖、強烈的明暗對比和深刻的心理刻畫,被后人稱之為浪漫主義的典范之作。
1830 年完成的《自由女神領導著人民》,是一首歌頌人民爭取自由和權利的頌歌,畫面上描繪了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的形象,繪制手法上把比喻和現實結合起來,高舉三色旗的自由女神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的特征,主題明確,光色融合強烈,感情奔放,是其最具特色的代表作。
而這里應該說明德拉克羅瓦拋棄了赭石和無效的土色所使用的純凈明亮的顏色正式后來印象派和新印象拋棄所有簡化而來的色彩。他總會在生活中發現和諧的組合或者調配到美麗的顏色時記錄到他的筆記本上。他在筆觸和色彩的大膽革新彰顯了更為熱烈的生命力和真實感,作品越發渾然一體而閃閃發光。
從而他開始研究色彩的確切規律知識,發現了大自然中補色的瞬間變幻,他總能汲取到一切有益的東西,這些他人的成果不僅沒有吞并他本體,反而讓他不斷吸收成就了他無可比擬的色彩能力。
德拉克羅瓦之后,色彩和光的捍衛者也就是后來的印象派,除了德拉克羅瓦,他們有些受庫爾貝和柯羅影響,住在倫敦的莫奈和畢沙羅發現了透納對他細小豐富的筆觸訝異而印象深刻。浪漫主義狂熱的內核不斷驅使他們不再滿足于激情強烈的動態和色彩,從而出現顫動微妙的筆觸塑造形體的閃耀感。
從此表現陽光的閃耀,空氣的流動感滲透到畫面的角角落落,印象派被大自然的深深吸引,捕捉每一個精彩的瞬間。印象派的這些畫家對生活,陽光的激情和歡樂,出色完成了一個時代藝術寫照,并對油畫色彩的革新產生巨大影響。
在宏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中看,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思潮和風云變幻的社會變革如此密切的結合。浪漫主義是近代歷史上人們對科學理性、物質主義帶來的異化現象的一次徹底的檢視和清算,其顛覆了西方資本主義舊的價值理性,以強烈的反叛精神構建了一個新的文化模式。另一方面,浪漫主義也常常在大自然的環境中來表現人的自主能力和奮斗精神,以此來襯托理想中的英雄或者發現心中的自我。浪漫主義的作品根據表現理想的需要來塑造藝術形象,把人物描寫成理想的樣子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不管是文學還是藝術,不管是德拉克羅瓦還是印象派,都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對自我內心的充分肯定和執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