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即雅
(盤錦市遼東灣實驗高級中學(遼寧省實驗中學遼東灣分校) 遼寧 盤錦 124000)
怎樣才能教會學生學習呢?這是身為教師最糾結的問題。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主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學生,善于啟發學生,使學生進行獨立觀察和思考。通過自主學習獲得的知識比通過其他途徑獲得的知識保持得更牢固;在學校中養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也有利于學生終生學習。”因此,最好的“教學生學習”的方法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怎么樣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呢,“生本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就是切入點。
在“生本課堂”教學實踐中,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方法,讓“生本課堂”入教師的眼,進教師的心。韓愈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若要自主,要想生本,就要讓學生真正做主,以學生為本。基于教師的各種教育背景和經歷不同,教師們在倡導自主學習,開展生本課堂的教學中表現出一定的差異。
第一類,傳統型的“生本課堂”。這一類型的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嫻熟,教學風格固定。在開展“生本課堂”教學后,為了體現生本,他們只能三緘其口欲說還休,學生則面面相覷不知所以;學生做題不會不知從何問,他們就解題幫問再幫答,徹底失去了生本的意義。
第二類,改革型的“生本課堂”。這一類型的教師多半是比較年輕的教師,教齡較短,教學經驗也不夠豐富,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教學模式。在生本課堂教學實踐中,他們是響應的最快也是適應的最快的一批。在他們的課上,能很明顯的看出生本課堂的模式來,他們不只是站在講臺上,而是穿插在學生中間,他們講的時間少了,而是經常提問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學,自己講。從統帥到軍師這個過程他們適應的很好,但是生本這個框架雖然立起來了,內容和實質還是很欠缺的。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這樣的一堂課下來,教學任務完不成,學生收獲不大,知識不系統,遇到問題仍然找不到解決方法,生本的優勢沒有體現出來。
第三類,隨機型的“生本課堂”。這一類型的教師處于年輕教師和老教師之間,有一定的教齡,一定的教學經驗,也初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學方法,比起年輕教師來游刃有余,比起老教師來還有進步空間。他們的顯著特點就是靈活性強,不一味死守舊傳統,但也不輕易接收新改革。在平時的教學當中,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出成績,他們仍會按照傳統路線授課。如果遇到公開課,比賽或是其他類型的教研活動時,他們也能快速的擺脫原來的傳統模式,開發屬于自己的生本課堂,但是要想平時堂堂課都這么上,那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就采用游擊戰的方式,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時候生本。這樣一來,生本的開展就會很困難。
“生本課堂”的教學實踐,極大的改變了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和學習的認識,但由于“生本課堂”教學還處于探索中,存在不足在所難免。
“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是開展生本課堂教學的一條基本原則。生本課堂“先學”的理念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前置性學習體現出來,而“后教”則落實在的課堂討論。生本課堂教學的開展,主要抓是好前置性學習和課堂討論兩個關鍵環節。圍繞這一教學模式,教師們做了許多探索。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應注意抓好這幾個方面的教學安排。
2.1 與學生一起做好前置性學習。首先教師要做好前置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明確學習內容,時間要求,學習方法,達到的目標等。同時,前置性學習要把課前學習和課堂上教師組織的前置性學習結合起來。我認為前置性學習更應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環節安排在課內進行,而且在課堂上教師面對面的組織、指導、隨時解答學生的問題,與學生一起討論,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會更好。
2.2 少教多學,給學生創造更多選擇性學習時間。這是指教師要根據學生能力差別、教材、興趣等,讓學生根據自己學習情況,調整學習需要。
有些同學在學習中接受慢,教師要對這些同學增加指導、輔導,保證他們跟上教學進度。對一些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則鼓勵他們進行更多的自主學習,可以“超速行駛”,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對教材中的選修課和活動課,教師可以讓同學更多自己學習。
2.3 做好課堂上練習的指導和討論。在完成前置性學習后,要把練習作為重點,練習是對學生前置學習效果的檢驗和印證,也是掌握技能的訓練。教師在指導練習時,對單節學習內容,要結合教材上的練習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層次訓練,重點放在單項練習上,在課堂討論上,只對一些共性問題和典型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老教師更是經驗豐富,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易錯點等有深入了解,在指導學生前置性學習中,隨時就解決了問題,對學生前置性學習的情況已經基本了然于胸。沒必要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因而不能把課堂討論形式化、固定化。
總結
生本課堂教學的核心是充分相信學生,依賴學生,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整個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能力形成的過程。在生本課堂上,還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學生學習,把學和教融為一體,真正實現教學相長,使生本課堂的教學不走形式化,易于教師掌握,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向更高的層次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