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燕
(廣西梧州農業學校 廣西 賀州 542899)
在中職院校,學生的身心尚未成熟,思想觀念和道德意識正處于形成時期,這一時期的德育教育效果能夠對他們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中職德育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并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出具有較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人才,使他們將來能夠正確地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與價值追求有著引領、評價與規范的作用,其重點是教育與引領青少年。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核心價值觀下教師發展自我的一個重要方向。教師的自我修養,不僅是作為教師的自我規范要求,更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因此,中職德育教師首先要深入研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其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染學生。如教師愛崗敬業,精心上好每一堂課,學生也不會形成懶散敷衍的學習態度;教師公正嚴明,學生在行為上也會遵循公平的原則。中職德育教師在生活中、教學中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來培育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
目前來說,中職德育教育的教材主要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和《哲學與人生》,從四個不同的角度較為全面地滿足了學生的發展需求。這些課程的教學也是向學生集中地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在過去的教育過程中,教師往往遵循“就事論事”的原則,德育教育的范圍一般只停留在學生所學的專業領域內,而沒有上升到社會的高度。對此,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將德育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主陣地,發掘教材內容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德育教育的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等。比如在教學《職業道德與法律》的時候,這一課程的主要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相關的法律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制”“敬業”“誠信”等理念,從而拓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不僅要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更要將這種理念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共同營造出健康和諧的社會環境。
在以往的中職德育教學中,教師往往更加注重課本上的內容,主要通過理論講述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內容上較為抽象,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夠緊密,以至于教師缺乏上課的動力,學生聽課的興致也不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義深刻,體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師要以教材內容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積極拓展課外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德育教學的效果,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師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德育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可從一些時事熱點入手,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比如“十九大精神”“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化自信”等,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育效果,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成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離不開實際的社會活動。中職德育教師在使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還要注重讓學生在實際勞動中,對核心價值觀形成更深的理解。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參觀烈士陵園,進行掃墓活動;在學雷鋒日到養老院或福利院照顧老人,和老人談心,為老人表演節目等;勞動節幫助交警維護秩序,幫助清潔工清潔道路等。通過這種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生活中的體現和意義,從而增強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身行動的思想指導。
總而言之,中職德育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職業素養和法律意識的有力措施。中職德育教師要牢記“三個倡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引導學生正確地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