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海
(吉林省通化縣西江鎮學校 吉林 通化 134100)
農村留守兒童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弱勢群體,其家庭問題、學習問題、安全問題、心理問題和品行問題日漸突出。這些問題的形成是農村家庭、學校、社會、經濟、社會體制與人口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所導致的。故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常態化關愛教育尤為重要。現就農村學校留守兒童的常態化關愛教育談談幾點建議:
可以對學校留守兒童的家庭問題、學習問題、安全問題、心理問題和品行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教師要深入學生家庭進行實地考察,對留守兒童的現狀進行分析,根據調查寫出學校留守兒童現狀進行分析報告。找出針對學校留守兒童常態化關愛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建立留守兒童管理檔案。
1.1 受缺乏父慈母愛的影響:“一個母親能勝過100個教師;一個父親能勝過100個校長”,這是國際基礎教育界的一句名言。家庭是青少年成長期間的避風港,家庭的溫暖是孩子們成長的必要條件,缺乏家庭溫暖的人,往往缺乏集體感;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的催化劑,缺少父愛、母愛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內向、行動粗暴,缺乏同情心。“留守兒童”大多數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他們缺乏家庭的溫暖,缺少父母的呵護,如果這些學生不能潔身自愛,很容易變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體感的“后進生”。從我校近年來調查統計的情況看,大部分“后進生”來自這些家庭。
1.2 受祖輩溺愛的影響:與缺乏父愛母愛正好相反,“留守兒童”又過多地受祖輩的溺愛,走上另一個極端。由于父母不在家,大多數“留守兒童”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教育的責任便落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身上,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局限,這些老一輩人無論教育思想還是教育方法,都無法跟上形勢的要求。同時,由于受“隔代親”這種傳統習慣的影響,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往往都溺愛偏護或不管這些孩子,就像本地方流行一句話“祖父母只能疼孩子,不能罵孩子”。這些留守兒童,使他們養成了唯我獨尊、缺乏約束的小皇帝心理。據調查顯示,在我校一些留守家庭中,“留守兒童”普遍存在這種現象。
1.3 受不成熟“自我認定”的影響:“自我認定”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斷與評價,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自我認定”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與社會自我三個部分,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這三個方面的自我都有一定的看法和評價。“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正確引導,往往會產生不成熟的“自我認定”。例如,我們學校169班有一個女學生由于父母不在家平時少言寡語,與別人不溝通,常遭一些調皮同學欺侮,就以暴制暴,從此就認定人要比別人兇,就能比別人出色;有的女學生學習成績差,便認為自己腦子笨;有些男學生一開口說話就面紅耳赤、結結巴巴,便認為自己表達能力差等等。又如,有些同學認為自己的獨立能力不如別人,又由于沒有主見,看不到自己獨立能力差的產生原因,便自我認定自己生來笨手笨腳。因苦惱、困惑,造成了自信心的喪失,甚至自暴自棄。
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常態化關愛教育的制度(如:家訪制度、幫扶制度、關愛制度、基本情況登記制度、家長培訓及管理制度、監護人聯系制度、安全生活制度、學習制度、志愿者工作制度、心理咨詢制度、信息報送制度等);成立陽光少年之家,讓留守兒童在校感受家庭的溫暖。
3.1 對學校“留守兒童”的智能品質、情感品質、意志品質及其它足以影響整體素質發展的個性心理品質進行培養,使學生的個體與社會現實之間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系。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促進他們健康人格的形成。
3.2 可以通過對學校留守兒童生活內容、方式及其特點的分析研究,留守兒童生存現狀分析研究,糾正、排除、防止學校“留守兒童”出現心理、行為的偏差,使其健康發展。
3.3 努力聯動社會各界對學校留守兒童進行關愛和幫扶,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讓留守兒童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4.1 沿著調查、計劃、行動、應用、總結、反思等步驟實施研究,在不斷的開發、應用、總結、反思過程中通過對學校農村留守兒童現狀的調查了解,充分調動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的積極性,挖掘其潛力,構建關愛留守兒童組織機構,建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制度,結合學校留守兒童的現狀和心理特點,探究適合本地區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常態化關愛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4.2 深入每一位家庭,對每一位留守兒童家庭背景、父母外出方向,文化程度、家長教育方式等做了解,同時向代理家長或者監護人了解孩子們在家表現,盡快掌握好第一手材料,便于工作的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老師和每一個留守兒童監護人建立定期聯系制度,老師同時做到對幫扶對象每月進行一次家訪,每月與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大家做到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身體。做到掌握好家庭情況、掌握思想表現、掌握學業成績、掌握日常行為。當好留守兒童思想品德的輔導員,情感交流的溝通員,日常行為的監護員,生活起居的管理員和健康成長的指導員。
總之,留守兒童承載著民族的希望,他們不僅關系到現實社會的安寧與和諧,還關系到祖國下一代的整體素質。因此,農村學校留守兒童的常態化關愛教育,不僅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我們堅信,在全社會共同努力和關愛下,沐浴著祖國燦爛陽光,感受著社會大家庭溫暖的“留守兒童”,都將會健康茁壯地成長,我們偉大祖國的明天也將會更加輝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