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志
(四川省井研縣研城中學 四川 樂山 613100)
現階段各個階段的教育都是將核心素養確定為教改的導向,初中語文課的開展也是要迎合時代的趨勢,核心素養體現出的是新時代對人才各方面關鍵能力的一種要求,將學生要強化的諸多必備的能力以及品質進行明確,從而成為了教改的一種方向,教師在初中語文課上要明確這種導向,然后積極在授課方法上做出革新和突破,讓初中生取得更好的學習體驗以及學習效果。
素養就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以及道德品質,是涉及面非常廣的概念,核心素養則是是人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終身發展中,需要具備的各類關鍵能力,這些關鍵能力也是新時代對人才的重要衡量指標。初中語文課上的核心素養,是初中生在語言實踐中不斷取得突破,并建立起來的一種語言能力、思維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具體來說,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1]。
初中語文課上教師要積極對這些素養嚴格踐行,讓初中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各方面關鍵能力也是得到提升,這不僅影響到初中生當下的成績高低,也關系到初中生未來在語文方面的學習以及發展,甚至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因此教師對核心素養一定要加強重視,讓初中生不斷具備這些關鍵能力[2]。終身學習以及社會適應力都是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促進。
2.1 注重知識教學,培養語言能力。語文本身是一種學習語言的綜合性課程,初中語文課也是有這樣的具備屬性,在初中語文課上對初中生語言能力展開培養,是重要的授課目標,或者說其他關鍵能力都是基于語言能力形成的,因此在初中語文課上,教師要關注各類語言知識的講述,讓初中生形成全方位的語言素養。任何在初中語文課上展開語言素養方面的培育,需要教師加強對文章的關注[3]。借助字詞句的不斷講授,讓初中生在知識方面實現快速的積累,從而在語文素養以及鑒賞力上得到提升。比如在學習《故都的秋》,讓初中生品位文章中的詞句,然后分析作者在文章中運用的一些表達手法以及修辭方法,多個感官實現互動,從而對各類的擬人手段也是要有一定的應用能力,讓初中生各方面的語言能力得到提升。
2.2 加強情感滲透,促進初中生人文素養。在初中語文課上教師要注重初中生的情感體驗,對情感方面的教學目標進行落實,讓初中生對文章中表現出的一些思想情感進行體會,從而實現深刻的感悟,情感共鳴得到充分的激發,讓初中生在充分得到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學習效果得到提升,人文素養也是有良好的積累。在初中語文課的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初中生對文章進行反復閱讀,然后對文章進行深刻的理解,找到文章的主旨,對字里行間可以不斷提煉出作者要表達出的思想以及情感,從而達到新的感悟以及啟發。比如《春》的學習中,讓初中生感受其中大自然帶來的美感,然后體會作者對風景自然的喜愛。情感的體驗本身也是初中語文課上重要的過程,文字創作的實質就是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在初中語文課上初中生對各類的文章進行學習,除了基礎知識上不斷積累,強化閱讀能力以及寫作技巧,就是思想和情感上加強體會,這樣才是真正對一篇文章深入感受,人文素養也是會因此得到提升。
2.3 開展探究性活動,促進初中生探究精神的提升。探究能力也是初中生要具備的一種關鍵能力,教師需要在初中語文課上加強對初中生探究素養的關注和提升,并讓初中生形成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要在初中語文課上加強對初中生的問題引導,讓初中生在探討以及思考的同時,在能力上實現全面的提升。比如在學習《孔乙己》的時候,教師要讓初中生感受其中孔乙己這個人物的特點,作者對這個人物的塑造,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師可以讓初中生以小組的形式,從文章中找到線索和依據,總結出孔乙己這個人物的主要特點以及所代表的意義。教師要給初中生自主思考以及探索的空間,讓初中生成為初中語文課上真正的主體,教師可以給初中生適當設置問題,比如為什么孔乙己在前面的內容中,會做出“排出九文大錢”這樣炫耀性的舉動,同時這代表作者什么樣的意圖呢?讓初中生把握其中的要點,并積極思考,感受到作者表達方面的一種高超的技巧,讓初中生在自主探究中,也感受到初中語文課本身的學科魅力,從而在初中語文課上的參與更加積極,自主性更高。
總之,新課標下初中語文課的開展需要教師積極對文章的內容展開深入的探索,同時教師要對初中語文課的核心素養加強理解,將其落實到初中語文課的授課中,讓初中生形成其中要求的各類關鍵能力,并積極引導初中生在初中語文課上自主探索和學習,在學習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上不斷進步,思維能力得到良好鍛煉,基礎更加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