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莉花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柏果鎮五一小學 貴州 盤州 553531)
我們對小學生進行學習興趣的能力培養時,一定要注意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學情和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認真總結當前學生學習興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探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和策略,本文從閱讀教學、體驗式教學和能力培養途徑等幾方面入手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1.1 缺乏積極引導。我們要做好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工作,其關鍵在于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意識。當前我們的小學語文興趣活動還過于枯燥,其課堂氣氛也過于嚴肅,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氛圍的構建,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目標不夠明確。其次,學生普遍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給我們興趣活動的順利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最后,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也得不到啟發。這些問題對我們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1.2 缺乏創新意識。對學生進行自主創新意識的培養,是我們提升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它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解決。目前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是以“導學法”為主,這種方法容易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需求,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側重于“引導”;過多的引導讓教師變成課堂的“主體”容易形成“一言堂”的現象,這就給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帶來了一定的阻力。
2.1 注重自主探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科學合理的自主探究,有利于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養成,同時對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進行必要的自主探究學習是學生感悟、體會、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契機。首先,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設置一些自主探究性的問題,通過引導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問題并進行問題解答,從而鍛煉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授小學二年級上冊《我是什么》這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前進行積極的導入,通過導入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對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現象的認識和了解,通過交流教師就可以掌握學生對這一知識的儲備情況,為后面的課堂教學打下基礎,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與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現象相關的視頻素材,讓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從教材中尋找描繪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現象具體特征的知識點,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就可以在學習興趣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交流促進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起到了查漏補缺的作用。最后,教師可以將學生歸納的知識點進行統一的評判和分析,從而找到同學普遍難于掌握的知識點并進行集中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給予鼓勵,從而讓學生能夠堅持學習興趣。
2.2 注重課后自主練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對相關知識進行鞏固和練習,是我們學習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就很難做到對知識的強化練習。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把課外時間充分的利用起來進行練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習慣,讓學生通過練習消化和吸收已學知識,提高知識的實效性,促進語文學習質量與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講授小學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準備一些植物圖片和生字卡片,并在講授的過程中明確的向學生提出文中的重難點知識。然后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植物媽媽是怎樣送別自己的小寶寶嗎?”同時要求學生向老師詢問或者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來解決問題。最后,教師要求學生自主完成相關問題的練習,并引導學生查閱書籍或資料來能完成任務。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就可以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習慣。
總而言之,要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就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教育方法,不斷創新我們的教學方法,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以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支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自學活動,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