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 楠
(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第三中學 云南 龍陵 678304)
隨著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教學中的很多陳舊的授課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語文教學也一改往日的陳舊模式,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組成部分。語文學科作為學生的一門主要學科在迎接新課改的機遇時也面臨很大的挑戰,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語文教學面臨最大的嚴峻形勢就是語文寫作,這不僅是學生最頭疼的一個版塊,也是農村語文老師急于改變的一個難題。
語文課是我們所有學科中的一門主課,從我們出生開始學說話就在學習語文口語了,直到步入小學之后才開始從拼音正式學習書面的語文知識,從生字到單詞,從短語到句子,從看圖寫話到最后的語文作文寫作,而作文的寫作水平培養又是直接提升語文知識素養的重要條件。農村語文教學和城市語文教學有一定的差距,這跟教學的環境和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首先,環境因素。農村的孩子從一開始接觸到的世界就是山山水水和單一的農耕生活,他們不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理解不了車水馬龍和繁華的都市生活,科技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更是很少接觸,農村的教師除了正常的上課之外很少給孩子們講大山之外的事情,這就造成了孩子目光不夠長遠,他們接觸的事物比較少,在寫作文時很難發揮想象力,自然環境和學習環境就限制了他們的作文發揮水平。
其次,家庭和自身原因。很多農村的孩子父母都是農民,對孩子的學習關心不夠,他們只是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農村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很貧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一般都簡單直白,這就導致了農村孩子感情世界蒼白,寫作時難以直抒胸臆。農村的父母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作文素材,更不會給孩子提供作文素材。農村的孩子們從內心對作文是有抗拒的,他們除了語文課本之外,幾乎沒有什么課外讀物,他們的閱讀能力被限制了自然很難寫出優秀的作文。
最后,新課改中要求語文教育改革要把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當作重點培養目標,但是在農村的一些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依然沒有得到重視。語文老師只是局限于把課本知識講述完,對學生的作文不夠重視。在語文課堂上并沒有讓學生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作文課也被其它課程所占用,即使作文指導也是寥寥幾句讓學生自己去創作。對于學生的作文批閱也是劃出優美的句子和詞語,千篇一律沒有詳細點評,造成了學生每次拿到作文本后看一眼老師的評價就無動于衷,沒有后續的改進提高。
語文寫作不僅在考試時占有很大的分值,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為了響應新課改的政策,終歸來說作文水平還是需要提高的。農村語文寫作要得到改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合理創造條件,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農村孩子因為物質生活條件有限,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少,他們平時閱讀范圍比較狹小,寒暑假也是在家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老師應該創造條件增加他們的閱讀量,比如定期開放圖書館,讓學校的圖書館不再成為擺設;設立教室讀書角,定期開展讀書會,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第二,有效利用資源,提高寫作興趣。隨著科技興國以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老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教學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有更多的寫作素材。比如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課本中所描寫橋的圖片,課后學生仿照課文和多媒體圖片把自己家鄉的橋進行寫作訓練。農村的孩子接觸更多的就是青山綠水的山村風景,還有春種夏收的農耕生活,老師可以利用現有的自然條件啟發學生去寫自己所熟悉的事情,這樣的寫作不僅真實而且有血有肉有靈魂。第三,轉變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想象力。語文老師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政策的號召,重視寫作課的質量。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精心準備好寫作課,在課堂上不僅傳授學生的寫作技巧,而且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農村學生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但是需要一位優秀的老師去打開這個想象之門,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詞語,讓學生順著這些詞語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大膽創設。老師在批閱學生的作文時也可以嘗試換個方式,比如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互相批閱,在此過程中借鑒別人的優點,互評也可以激勵學生善于發現他人的文采。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寫作是促進語文素養的重要環節,農村語文寫作面臨很大的問題都需要老師和學生一起努力改進,農村的語文老師任重道遠,應該積極響應新課改的政策方針,克服困難,把寫作融入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村學生的語文寫作會有新的突破和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