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剛 王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總校第五中學 甘肅 金昌 737100)
人們常說,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由于生活閱歷有限,以及學校生活單調乏味、學業繁忙等原因,使許多初中生常為缺乏作文素材而發愁。
網上海量的作文資源,可以讓學生處于一種自助式作文環境中。網上色彩繽紛的生活場景和豐富的百科知識,彌補了常規作文素材的不足。但網絡資源過多,且品質良莠不齊,讓學生無法有效選擇利用。
為此,教師可以在學生協助下建立自己的網絡寫作“資源區”,為學生作文準備豐富、優質的素材。內容包括:(1)寫作題庫:從不同角度提供各類作文題目,如全命題、半命題、話題式、材料式等;(2)范文庫:提供名家范文和學生佳作,供學生從立意、思路、材料、結構和語言等方面借鑒;(3)寫作知識庫:提供寫作方法與技巧方面的知識;(4)寫作素材庫:提供與寫作任務相關的素材。如有關人物的素材,提供的是不同性別(年齡、民族、職業、表情、性格)等眾多人物的圖片或視頻信息,學生可以從資源庫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人物形象進行觀察、甄別,隨后進行作文訓練。
作文時,學生輕點鼠標,大千世界盡在眼前,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根據作文要求,學生調動思維,確定主題,尋找素材,構思結構,選擇材料和寫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定會寫出文質兼美、富有個性的佳作。
比如,教師可事先用借助錄像機或手機錄制本班某個活動的視頻,課前剪輯并配上字幕,放入專題網站導航版的“資源區”;上課時,教師讓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從而優化作文課教學效果——讓學生觀察得更仔細,作文中對活動細節描繪得更加具體、形象和生動。
一方面,教師可以制作作文教學的微課視頻,上傳至“教學視頻”區,便于學生課內或課外借助電腦、平板或手機在線學習作文寫作技能。
另一方面,學生寫作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借助網頁“交流區”或組建的QQ群或微信公眾號,適時在線對學生予以啟發點撥,幫助學生激活寫作思維,或調整寫作策略;對于有爭議性的寫作題目,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按照“贊成”“反對”“有保留的贊成”等不同表態進行交流討論,從而幫助學生拓寬寫作思路,完善自己的觀點,優化自己的習作。并且這種互動交流不受時空限制,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可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能對自己或其他同學的習作進行評價和修改也是作文教學的一項重任。
在傳統作文教學中,教師一般對批改作文和如何上好講評課十分頭疼,時常顯得費時低效。
利用網絡講評學生作文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習作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優秀習作及較差習作,放入網絡“評改區”進行點評:把作文中的精彩之處用紅色標出,把不妥之處用藍筆或橫線標出,并加注評語;隨后,班級學生對范文進行集體評議。通過這項活動,全班學生對本次作文的要求更加明確,能夠從范文中學習借鑒優點,并對如何修改自己的習作心中有數。這不僅提高了作文評改效率,還減輕了教師負擔。
傳統作文教學中,只有少數學生的作文能在班級被宣讀或張貼,而多數學生的作文寫完后,除了教師外就基本沒有其他讀者了。長此以往,學生就無法體會到極富創造性和個性的寫作活動帶來的成功喜悅了,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會逐漸減弱。
在網絡作文教學中,網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潛能、展示才華、體驗成功的平臺。教師可在網頁上設立“發表園地”,便于學生把自己、同學或教師滿意的個人習作掛到網上進行展示、交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體驗到作品發表的樂趣。
總之,教師采用網絡作文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擁有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便于學生交流思想,互相學習,提高作文效率;既能提作文評改效率,又能減輕教師負擔。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體驗到作文成功的樂趣,激勵學生不斷提高作文的水平和質量!甚至,這種快樂的體驗會伴隨有些學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