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玉枝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福建 德化 362500)
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重視的都是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反而很少讓學生進行思維能力上的訓練,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學生自身思維能力的缺失,也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本文將結合高中數學教材中的相關教學內容,對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展開探討。
首先,學生的依賴心理。在高中數學課程教學中,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心理比較嚴重。這里所講的依賴心理,主要是學生對于教師解題上的依賴。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并不是十分容易理解的課程內容,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的問題或者是難題,尤其是在習題訓練中。而每當學生遇到相關問題或者是難點的時候,學生往往不會進行分析和思考,而是將題目空在那,等教師來講解,然后將教師的講解步驟吸收下來。雖然說這樣的方式,也能夠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但是卻不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思維,很容易出現遺忘的現象,也影響著學生自己思維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師的不重視。在高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對于形成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一內容,并沒有十分的重視。對于高中階段的教師來說,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更多是從高考的角度出發,為了讓學生以更加飽滿的姿態應對高考,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采用更加簡潔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從而為日后的輪回復習,更好地節省時間。這樣一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便不會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思考,從而學生也就沒有自我鍛煉思維的機會,自然思維能力也沒有辦法達到提高。
2.1 形成主題探究。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采用主題探究的形式展開。對于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來說,其每一章節課程的知識內容,都是圍繞一個主題來展開,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讓學生形成一定的主題,通過這一主題進行拓展,從而形成對這一主題的理解與思考,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與發展。形成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在制定主題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主題內容,并通過一定的語言整合表達出發,從而形成更好的主題,讓學生展開探究。例如,教師在教授《任意角的三角函數(三)》的時候,這節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三角函數,并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知道三角函數的定義域、值域、符號以及相關的誘導公式。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形成相關的知識結構與框架,促進學生課程思維的形成。針對這一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便可以讓給學生制定相應的主題,像“定義域與值域”通過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相關知識內容的探索,從而實現由一個點到一個面的知識內容擴散,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結構化整理,收獲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因為相關的知識的探究,都是由學生展開的,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會形成自己的理解,從而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2.2 營造問題情境。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通過營造問題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展開。所謂的問題教學情境,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一個個問題,從而來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展開思考,形成一定的學習思維。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運用這種模式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提問的方式。因為對于高中數學課程本身來說,因為知識比較難,所以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不容易對知識形成消化和理解,自然教師在問題的選擇的時候,也不能上來就提出很難的問題,而是要通過由淺入深的方式展開,最好是能夠與學生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夠提起學生對于問題思考的興趣,也能夠達到構建問題的情景的目的。例如,教師在教授《任意角》的時候,這節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知道任意角的概念,其中包括正角、負角、零角和區間角,并通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建立直角坐標系,從而讓學生討論相關的任意角,形成對象限角的判斷,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提升。因此,針對這一課程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先通過“角的定義是什么?”這一問題來引起學生對于角的觀念的回顧,再問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角是什么?”從來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在讓學生思考“角和任意角之間有什么區別?”通過這樣一個個的問題,從而來引起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2.3 開展合作探究。在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想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展開。對于高中生來說,這一年齡階段的他們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應該趨近于成年人的心理,所以學生應該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與思維。但很多時候學生依賴于教師進行解題,主要還是因為學生自己不夠主動,因此,為了加強學生自己的主動性,從而實現對于知識的內化,教師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從而互相監督展開對知識的分析與探究,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形成學生自身的學科思維能力。
總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對于人才整體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問題。高中時期的教育是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時期,高中數學更是重中之重。數學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讓學生利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進行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教師要將數學當作是一種文化教育,對學生進行數學文化滲透,增加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進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