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賾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高級中學 遼寧 本溪 117100)
美育,又稱美感教育。即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我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蔡元培說過:“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現代美育的核心是強調美育對詩意人生的促進功能。高中生心理和生理的發育逐漸成熟,思想認識由單純變得深入和復雜,很容易形成自己獨立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觀念,對美的追求和理解更加迫切,更加好奇;對生活的探究內容無限廣闊,尤其對于情感生活的認識變得深入而細膩。美育可以通過學生認識歷史,認識現實,還可以促進他們的審美創造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語文課作為傳承華夏文明,培養學生審美觀念的重要課程之一,在美育教學中有著德育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育的本質是塑造人,將復雜的人類心理活動簡單化,培養一種健全的人格。這和我們職業教育的目的是相通的,高中教育不是簡簡單單教給學生學習技能,讓他們只懂得操作而不懂得審美和創新,高中階段教育,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方面的教育責無旁貸,尤其我們面對的學生有些文化底子薄、逆反心理強、行為習慣差,其中有一部分還是問題少年,如何向這些學生傳遞正能量,恢復自信心,都是需要我們職業教育一線的同仁們思考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單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來凈化學生的心靈,營造審美氛圍。比如,配合學校搞一些校園文化月,完善和充實校園文化,針對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挖掘一些關于傳統孝道感恩等文化內涵,整理出古今名篇,讓學生誦讀、歌詠傳唱、表演抒情,最好讓人人參與其中,鼓勵學生創作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評價,豐富活動內涵。要營造審美氛圍,建立校園書法藝術活動社團也是一項重要舉措,很多語文教師都有書法愛好和特長,書法不僅由于線條美有賞心悅目的功能,而且還有提高語文教學的實用功能,我國古代教學把講授經意與書法練習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可見書法與語文學習密不可分。我們高中的一些學生,理解能力差,厭學情緒嚴重,好動,但我們發現,通過書法練習,能夠使他們安靜地坐下來,琢磨一些字的美丑好壞,有了一定的審美和學習興趣,我們常說練書法能磨性子。其實,書法也能夠陶冶情操,增加修養,很多的書法名帖,本身就是很好的文學作品。
大自然是人類的樂園,也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來自大自然的山水花鳥以及優美樂聲,陶醉了一代又一代人。大自然能以它特有的手段撫慰人們焦渴而躁動的心靈。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親近自然,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是最有效的寓美于教,寓教于樂。孔子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為什么我們那么沉迷于綠水青山,因為那里邊有撩動我們心弦的東西存在。當然,我們經常帶著學生游山玩水不現實,每逢節假日鼓勵學生親近大自然還是有可能的,現在的孩子有一大部分很容易成為宅男宅女,容易沉浸在手機電視中不能自拔。如果我們能讓學生用一種詩情畫意的眼光去領略自然的神奇之處,就離不開日常課堂中灌輸中國古代的山水田園詩文和游記,如王維山水詩畫的天然合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孟浩然筆下的田園山水詩清淡幽邃;李白的詩雄奇壯闊、萬千氣象;柳宗元在著名的《永州八記》中,以心寫境,寫得清新活潑,細致入微,同時顯示自己高潔的人格和不甘沉淪的靈魂等等,用詩文陶冶他們的性情,用自然山水來激發他們的詩意人生。清代戲曲家孔尚任說過:“蓋山川風土者,詩人性情之根柢也。得其云霞則靈,得其泉脈則秀,得其岡陵則厚,得其林莽煙火則健。”
當前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要提高素質教育,就要求培養學生的身體、心理、知識、創新、審美各方面的能力全面發展,體育課可以教給學生認識形體美、動作美;德育課可以教給學生思想美;書法課可以教給學生線條美;而語文課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心靈美。從目前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經濟狀況來看,手機、電腦、電視網絡充滿了我們的生活,可以說精神文化生活極為豐富,要了解美,欣賞美,通過媒體、書籍、網絡都能夠做到。培養學生審美體驗可謂極為方便。在哲學中我們知道,人的理想與現實是有矛盾的,尤其是一些高中的學生,中考成績不及預期使他們心靈受到了很大的創傷,社會的冷眼、家庭的漠視,使一部分學生的情緒極為波動,在這樣的現實中如何解決這對矛盾呢?作為老師的我們,就是要在教與學的關系中找到突破點,于是,審美教育進入我們的視野,通過審美教育,我們找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出發點,是詩情畫意,還是山水清音,是慷慨激昂,還是柔情似水……利用審美的無限的張力和活力,能夠使他們從灰暗的心理陰影中擺脫出來,使他們意識到“天涯何處無芳草”,高中生只要掌握過硬的本領,也有很多出彩的領域,中學也是一片陽光地,讓他們實現了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穿越,獲得了自我精神上的滿足,增加了對現實的憧憬和自信心的提升。當然,課堂教學重視美育外,課外更需要學生做很多的嘗試和體驗,比如說建立班級課外小書屋,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和社會家庭書籍資源,還有數字網絡資源,發揮班級群體效應,實現愛美、審美、體驗美的良好學習風氣。
寓美于教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尤顯得重要,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美感意識,提高學生的生活自信心,而且能凈化學生心靈,崇尚自然,熱愛生活,勇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