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妹杰
(吉林省延吉市梨花小學校 吉林 延吉 133000)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會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作業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快的掌握課堂上學習的知識,為了讓作業更具靈動性,可以適當減少傳統的那些聽、說、讀、寫、背、默的作業,其次需要融入新的元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出興趣。將枯燥無味的課后作業轉變為生動有趣的內容,將學生的目光從課堂轉向自然、社會、世界。
多元化的課后作業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感官,在一個相對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生更容易鞏固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并且還可以提高語文的綜合能力,在課堂上學習的語文知識能夠切實的運用到試卷上和生活中。從教育學方面來看,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不全是由先天能力與天賦決定的,學習環境和教師的教導也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將量大取勝作為課后作業布置的目標和宗旨,需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相對的作業。
1.1 多元化作業的特色和優勢。眾所周知,一個班級中的學生的水平層次不齊,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關注優秀學生的情況下,還需要對中差生進行分類教導。所以作業設置需要從單一轉變為多元化,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知識體系完成相對應的課后作業。如果不對作業進行多元化處理,可能會導致優秀學生循環反復做簡單的知識點,達不到提升能力的效果。還可能導致中下水平的學生理解和完成不了課后作業,大大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多元化作業的運用。作業分層化的教學策略能夠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更大的興趣,遵循和保護學生個性的同時,也讓他們的能力得到了展示和發展。在布置了基礎作業之后,還可以針對優秀學生布置一些額外的附加作業。對于學習能力不好的學生,可以適當的減輕學習壓力,減少作業量。例如,在學習完王翰的《涼州詞》之后,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可以根據詩文的內容,基礎作業就是讓全體學生會背誦并且能默寫,除此之外,讓學生去欣賞詩中“琵琶”這個樂器,聽一些歌謠、小曲,然后可以在課上分享自己聽的音樂的感受和內心想法。這樣在學習古詩文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于古詩的印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于美學的感悟。對于學習能力和感悟能力高的學生,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額外作業,讓學生與詩人感同身受,創作同類型的古詩文或者白話文。
21世紀是一個各種文化混雜的社會,學生也通過身邊的信息設備網絡,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識,讓他們的視野變得更加的寬廣。近幾年,網絡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也受到許多學生的關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追星的這一特質,將背誦古詩文與選秀相結合,用游戲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背詩興趣,增加他們的學習動力。讓每個學生背誦之前寫下一個既定的目標,在游戲的過程中背詩,采取分組是晉級方式,并且對評選出的“超級詩王”進行嘉獎。在節假日的時候,許多語文教師都會給學生布置一些周記、作文等作業,由于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游玩的過程中,拍攝一些自己喜歡的景色或者人物。把拍攝的照片打印出來,在旁邊寫下自己當時游玩的感受,還可以讓學生去搜索與此景色相對應的古詩文。雖然降低了學生的作業量,但是提高了作業質量,這樣學生就可以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與現實聯系起來。
例如在學習完《牛郎織女》這一課時,就是可以讓學生去查閱關于牛郎織女的資料,并且觀看《歡天喜地七仙女》這部電視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牛郎織女之間那美好純潔的愛情。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開放式的故事結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下牛郎織女在一起后的生活。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對于閱讀理解和寫作這兩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還可以布置靈活性較強的課后作業,不需要學生動手去寫,而是將課文改變成小話劇,學習《將相和》這一課時,就是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在課下將廉頗,藺相如的故事進行改編和演繹,那么學生在揣摩人物性格的時候就能夠將自己融入到課本之中,更能夠體會到文章的主題、內涵。
學習最終的目的就是可以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就是需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知識點與現實生活建立起鏈接,不能將作業局限在課文學習上。例如在學習保護環境的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去收集環保標語,教師還可以在課和時間帶領學生去當“小小清潔工”,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保護環境的意義,還培養了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良好品德。在學習愛國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去觀看建國周年的視頻,去了解中華民族共和國的發展歷程。讓他們在觀看的過程中為國家自豪也更加堅定他們未來成材的目標。
總而言之,設計好課后作業非常重要,作業是課堂知識點的延伸,是鞏固知識的良藥。雖然語文是一個偏文字和寫作類的課程,但是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教師可以將趣味性的活動和發散性的思維相結合,讓學生在快樂愉悅的環境中完成課后作業。這樣不僅能夠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