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冰凌
(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中學 貴州 遵義 563128)
對于五步教學法來說,是為了滿足教學的需求才逐漸形成的新的教學模式,五步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還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利用“五步教學法”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聽課習慣、作業習慣以及復習習慣。
1.1 明確預習的任務。很多教師在向學生布置預習任務的時候,都保持開放的態度,對學生預習內容的多少并不在意,導致一些學生的預習工作出現不足或者過度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教師布置學生預習的步驟有三步:第一,分清是概念課還是性質課,確定好之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性質和概念進行標注;第二,理清預習的重點、難點,并從教學內容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第三,繪制網絡圖,做好預習筆記。通過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以簡單的話語進行概括,并繪制網絡圖,理清知識的層次[1]。
1.2 進行適度預習。如果學生的預習不足,則不能夠完全明白教師教學的內容,如果學生的預習過度,則學生會產生驕傲的情緒,從而不好好聽從教師的授課,容易出現走神的情況,甚至會忽略掉教師對重點難點知識的講解,所以預習不足和預習過度都不好,需要進行適度的預習。
2.1 注意傾聽。在課上教學時,學生要注意傾聽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生要弄明白自己預習的方式與教師教學方式之間的區別,從而對內容加強理解。而對于沒有預習到的內容,學生要認真聽講教師的授課,理清學習的思路,從而更好的掌握學習方法。不僅如此,也要聆聽學生的言論,學生對教師教學提出質疑的聲音時,也會對學生給予一定的啟發。
2.2 注意觀察。指的就是學生要根據教師教學的速度,及時翻看教材,同時也要對教師的表情進行觀察,觀察學生的反應等。
2.3 注意實踐練習。學生要根據教師教學的進度進行適當的實踐練習,要學會將教師講述的重點內容記述下來,包括公式、概念以及結論等,還要將容易出錯的問題記錄下來,這樣學生就不會遺漏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2]。
3.1 靜心學習能夠提高作業的效率。教師要想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首先就應該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能夠靜下心來學習知識,能夠保證提高作業的準確率,也能夠幫助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梳理,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出最大的效率。
3.2 獨立思考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對于學生來說,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缺乏自身控制能力,導致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到學生那里都成了耳旁風,學生總是將更多的時間用于玩上,而對家庭作業只是應付了事。不僅如此,有些學生抄襲現象十分嚴重,要對這種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和教育,要幫助學生對完成家庭作業建立正確的認知。
3.3 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對學過的知識進回憶,還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如果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那么學生不應該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而是應該通過思考、觀察、探討等多方面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直到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為止,解決問題,從而彌補知識上的不足。
4.1 制定嚴格的復習時間表。對于復習工作來說,可以準確的分為一天、一周和一章。對于每日復習來說,需要學生在做家庭作業之前對當天的教學內容進行消化;對于每周復習來說,需要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對一周學習的內容進行知識梳理,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查漏補缺;對于每章復習來說,指的是在學習完一章的內容之后,對本章內容的知識做一次全面的總結和概括,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能夠對知識進行再認識[3]。
4.2 要掌握復習的方法。對于復習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的學習環節,很多學生在進行復習的時候只不過是將錯誤和筆記溫習一遍,這樣的復習過程只是淺層次的,并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復習的作業逐漸被淡化,不利于學生通過復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學生在復習時,要掌握良好的復習方法,不僅要結合錯題與筆記,還要對相關的內容加強聯系,有助于對知識點進行重新的構建,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夠得到拓展和延伸。這樣的復習方式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對知識應用的能力,才能夠將復雜的知識直觀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才會變的更加的透徹。
綜上所述,巴金先生曾經說過:“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以“五步教學法”為基礎,有助于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并不是短時間的事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才能夠形成,學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