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元
(青海省烏蘭縣第一中學 青海 烏蘭 817199)
在高中階段,物理學科屬于必修課,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識較為復雜,理論深奧,并且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教材語言嚴謹,和初中階段的物理教材相比,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不夠密切,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存在一定問題。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想要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點,需要保證教學策略與學習策略相匹配,進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本文針對高中物理學習策略及其教學對策進行深入分析。
1.1 概念的學習策略。在理解概念時,學生需要注重把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轉換,進而對物理現象的特征進行捕捉[1]。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概念有著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對其外在表現特征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高中物理學習中,需要指引學生學會對物理概念學習的策略。針對物理概念來講,想要使學生對概念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解,需要把引入概念的目的進行明確,然后對概念的意義進行明確,最后需要對概念的運用范圍進行明確。而想要有效做到這些內容,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想要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物理概念本質,需要結合物理概念之間的聯系,進行系統性的梳理,以防學生對物理概念發生混淆。注重物理概念和實際應用之間的結合,進而對物理概念的使用范圍進行更好的確定。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引學生根據實際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分析,進而使學生意識到物理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1.2 基本規律的學習策略。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物理規律是核心內容,尤其是主要是把物理基礎知識的框架進行架構。物理規律,主要是對若干個概念之間的聯系的一種體現,從科學角度來看,也是對若干變量之間關系的一種反映。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通過對物理規律的掌握,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記憶和理解物理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想要對物理規律進行準確掌握,需要注重對關鍵詞的掌握,進而對物體的物理變化為表象變化還是質的變化進行推斷。
1.3 情境學習策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不夠透徹,學生是難以靈活對物理知識進行運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實踐運用不夠,再深層次的理解可以看出學生對于物理圖景的認識不夠全面。這時,可以通過情境學習策略,使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進而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首先,需要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對其主要特征進行掌握,把次要因素丟棄,創建物理模型。例如,對一列橫波進行研究時,如果研究對象為質點的振動,那么可以挑選一個質點作為參照對象,對一系列質點的震動前后的波長與振動頻率進行觀察和對照,進而對物體做出的簡諧運動規律進行分析。
2.1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目前,在現代化教學平臺中,多媒體教室和多媒體設備已經成為了標準配置[2]。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多媒體技術進行充分利用,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公式、理論進行具體化。在教材中,語言描述的理論知識學生在學習和理解時存在一定的困難,經常會由于沒有參照物而導致思維扭曲,甚至會把理論和實際相脫離。而通過多媒體教學互動,可以把語言難以進行描述的問題變得更加形象化和具體化,例如碰撞遠離、曲線運動、拋物線運動、入射角折射角等等。
2.2 通過物理實驗的方式。在物理實驗中,可以把看不到的物理現象變得更加具體化。例如,電磁輻射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但是利用鐵粉形成的軌跡,可以提供給學生進行判斷。通過在這樣的物理實驗,再結合教材中的知識,更加易于學生理解。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其屬于特殊的課堂形式,可以激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操作,對數據進行獲取、分析、討論。這樣的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更加具有吸引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習策略和教學策略的挑選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升學習質量和教學效率。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學習策略進行合理挑選,需要保證學習策略和教學策略有機結合,進而使學生可以通過對學習策略的運用和改進,進而有效提升學習質量和成績。而想要使學習策略得到良好的效果,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策略進行不斷探索,結合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策略進行適當的創新,進而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