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靈華
(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湖濱小學 遼寧 盤錦 124000)
1.1 在科學實驗中產生興趣。在科學課上,學生最在乎的就是每節課有沒有實驗,每次在課前都會有很多孩子來問老師這節課做不做實驗,由此可見,科學實驗課本身對學生就有極大的吸引力。例如:在《認識液體》一課中,學生對水、油、蜂蜜這三種生活中常見的液體都很熟悉,但按照不同的順序去把這三種液體倒入杯子中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呢?誰在上誰在下呢?是不是都能夠溶到一起呢?學生會對這個實驗的實驗現象很好奇并提出多種預測,這時候,教師不能因為實驗麻煩并且只注重實驗結果把結論講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這個實驗,才能夠真正的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親手做試驗也會使學生對此知識點印象更深刻。
1.2 在科學游戲中產生興趣。例如,在《認識感官》這一課中。在認識了五官之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指認五官的游戲:同桌之間面對面坐,由教師主導游戲,教師會說不同的五官名字(眼睛、鼻子、嘴巴、舌頭、皮膚),速度由慢到快,教師每說一個,學生就指著自己的五官,同桌之間互相看看誰指認錯了,之后游戲難度增加,教師不再說五官的名字,而是說出這個五官的作用,比如:牛奶是什么味道的?荔枝甜不甜?小雨是什么聲音?打你一下你疼不疼?黑板是什么顏色的?類似于這種問題,讓學生去指認五官,通過游戲來了解感官,既學到了科學知識,又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課上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看出,科學課的設計探究游戲活動,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可以減輕學生壓力,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利于學生核心素質的養成。
1.3 在多媒體教學中產生興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多媒體設備也隨之進入課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此便利條件使學生在科學學習中產生興趣。
例如:互動課堂是近些年比較流行的一個教學軟件,打開互動課堂,有很多功能,比如:互動課堂軟件中有各個班級以及孩子的名字,在提問時可以用隨機提問這一功能隨機抽取學生的姓名,回答的好的學生或者小組還可以加小紅花為獎勵。互動課堂這個軟件還有拍照上傳和視頻直播的功能,教師可以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把照片傳到黑板上,可以在做實驗的時候做視頻直播,在銀幕上呈現,大大的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1 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要根據學生提出的探究性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鼓勵學生大膽的有根據的猜想與假設。讓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鼓勵每個學生對問題的結果進行猜測,教師要加以鼓勵。尤其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說,每次科學實驗都要遵守四個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教師應鼓勵學生選擇相應的你想研究的問題,按照科學探究的步驟,依次來設計實驗。例如:在《小車的運動》一課中,我們要探究的問題是小車運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我們首先假設與三個因素有關,分別是:小車的載重、拉力的大小以及路面的光滑程度。然后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選擇你想研究的因素,按照科學探究的步驟自己設計實驗,用好控制變量法,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傾聽每個小組的實驗方法,適當的進行改正和指導,最后學生根據自己實驗得出的數據來總結結論。
2.2 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例如:在《擺》這一課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擺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再選完探究題目后,組內成員分配任務:一號同學記錄時間、二號同學負責提擺、三號同學負責更換擺線或者擺錘、四號同學填寫實驗記錄單等。實驗時井然有序,既能學會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3.1 在生活中提出問題。小學生很善于觀察并且充滿了各種工各樣的疑問,比如:為什么醋分分黑色和白色?為什么把蛋殼放入醋中蛋殼會消失?為什么媽媽煮的湯里加了各種調料最后都不見了?教師要鼓勵孩子在生活中提出的這些問題,把你想知道的問題搬到課堂上來,與同學一起研究討論。
例如:在《怎樣搭配食物》這一單元時,這一單元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而往往天天接觸的東西容易被忽視,很少有學生會主動滴研究食物的營養問題。課前教師留好關于查找食物搭配的知識,課上小組交流并制作一份食譜,學生在互相交流,分享經驗。
3.2 實驗材料生活化。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就一定需要實驗材料。小學科學實驗地的專用材料有很多,但我們能不能想辦法把這些材料換成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呢?引發學生的思考。例如:在《聲音的產生》中,我們要用到的實驗器材是音叉,那有沒有什么物品能替代這個音叉呢?學生就會想到直尺或者硬紙板等等。還有很多玻璃一起比較容易損壞,我們也可以找一些生活中來替代它們,比如玻璃棒可以用筷子替代、燒杯可以用瓶子替代等等。
總之,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小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